作者丨美少女组合
来源丨第一制片人(ID:zhipianquan)
随着《我家那小子》《心动的信号》《妻子的浪漫旅行》等节目的热播,“观察类综艺”成为市场的新风向,其市场表现几乎超越了之前热度高的竞技类、选秀类的综艺节目。
它们以明星围观或被围观的节目形式迅速引发了大众的窥探心理,而明星在这一过程中也在剖析自己或他人的生活,这些由生活情感产生的问题也迅速引发了大众的共鸣。
自上周《我和我的经纪人》播出后,综艺节目又开启了新的里程碑,由“情感观察类”开始往“职场类”迈进。工作是每个人都绕不开的一个话题,不同的职业有着很多不同的困扰,好的职场节目不仅能够引起大众共鸣,还能间接起到心理疏导和指导作用,这比起一些虚假的情感类节目要更具有可看性。
其实,早在《我和我的经纪人》立项之初就曾引发很多业内外人士的关注,原因是被网友质疑抄袭了韩国MBC的热播综艺《全知干预视角》,但两档节目在节目形式上却截然不同,《我和我的经纪人》更像注重真实感的“真人秀”,而《全知干预视角》中的“演播室观察”环节让整个节目更加注重娱乐化,它由明星与其经纪人、专家学者共同在演播室内观察明星与经纪人的日常互动,进行评论吐槽。
即便如此,两档节目同属于职场综艺,又把目光不约而同地瞄准“经纪人”这一职业,而《全知干预视角》却早已是韩国两年前的节目了,也难怪会被网友吐槽。
这几年,韩国在职场综艺中的丰富实践都有目共睹,《超级实习生》《有问题的老板》《全知干预视角》《老板的耳朵是驴耳朵》等等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其中《老板的耳朵是驴耳朵》还成为今年韩国春节试播综艺中收视率之冠。
可以说,在中国职场综艺停滞不前的时候,韩国的职场综艺早已靠过硬的内容玩出了新花样。
在真人秀盛行时期,韩国就开始尝试将“职场话题”融入到节目中,例如,tvN电视台2014年推出的《从今天开始上班》,节目把金成柱、殷志源、朴俊亨等8位没有过任何除艺人以外工作经验的明星作为公司新员工,分别让他们入职公司的战略组、营销组、人才开发组等不同部门,进行为期5天的职场生活体验。
身为职场生活门外汉的艺人们将亲身经历与工薪阶层上班族100%相同的工作环境,每位艺人在自己的岗位上遇到了很多状况,艺人们也深切感受到了职场新人生存的艰辛。
这也是这档节目最初的宗旨,虽是以搞笑类型呈现,但体现了职场小白的生存状态,也引起了很多年轻人的共鸣。
之后在演播室观察类节目盛行时,职场类节目同样被融入到观察类节目中,与之前让明星体验职业的节目不同,观察类节目则是在原有职业的基础上对日常进行分析吐槽,也更具娱乐性。
其中,MBC的《全知干预视角》与M-net和JYP推出的《超级实习生》就是这类节目的成功案例。《全知干预视角》呈现的是艺人与经纪人的故事,而《超级实习生》则被誉为《实习生101》,节目从6123人中经过多轮淘汰,最终选出13名成为JYP的正式员工。节目真实反应出明星背后的推手们的工作状态,同时也展现了大型娱乐公司的运作机制。
而《老板的耳朵是驴耳朵》则是一档完全脱离依赖明星的节目,节目从当下职场存在的一系列现象入手,以疏解员工负面情绪为目的,给员工们提供了一个与老板沟通的窗口。
节目刚开始就让老板们宣誓“无论看到什么内容都绝对不会生气和报复”,通过与老板工作中的相处与观察,对员工进行单独采访,让员工表达出与老板相处过程中真实的想法,这种公开吐槽老板又不用担心老板不高兴的节目吸引了很多人的目光。
其实由“素人”参与的职场节目,中国早在2000年初就开始了,但国内的职场类节目更多是以求职为主,更加注重“实用性”。
例如,2003年,央视经济频道推出的大型人力资源节目《绝对挑战》,目的在于给求职者提供真实的就业机会,节目采用真刀真枪的招聘进行,每期跟踪一个企业的招聘过程,前期招聘通过短片展示,最后选出三个人进入演播室让专业人士作出最后测平,过程严肃紧张,流程也中规中矩。
2010年,《职来职往》与《非你莫属》将职场综艺节目推向了另一个阶段,节目开始兼具职场性和娱乐性,让企业老板们自己提出对人才的要求,然后通过邀请与报名的方式让各个领域的人才来与老板们进行面试,主持人以机智犀利的主持方式掌控节目,节目中你不仅能看到金字塔顶端的老板们相互争夺人才的逗趣,也能听到各个领域的高端人才成长的故事。
从中规中矩到慢慢加入娱乐元素,随着时代的变化,国内职场综艺也正在一步步顺应着大众的需求而改变,在如今这个人才聚集的大环境下,早期职场节目里对于人才的推举早已吸引不了观众的目光,如何在人才聚集的职场上能够迅速成长或是求得一丝生存才是现在人面临的困惑。
《我和我的经纪人》很好地体现了经纪人这个光鲜亮丽的职业背后不为人知的艰辛,或许观众并不一定在从这档节目中获取多少实用性的职场经验,而是在职场体验中获得了足够的情感共鸣。
而“共情”和“共鸣”也正是综艺节目能够吸引当下观众的关键,这同样是为什么韩国综艺能够一而再再而三的成功原因,他们抓住了当下观众的心理,能够满足观众的情感诉求,这恰恰也是很多中国综艺节目欠缺的地方。
不容忽视的是,不论我们对韩国文化的接纳程度有多高,韩国综艺毕竟是根据韩国观众需求所制作,若是盲目模仿韩国的制作路线来发展中国综艺,中国综艺就会慢慢失去个性化表达。
因此在韩流的包围中开辟一条中国综艺的道路,不再依附他者的光环而是借助韩流打开新思路,让中国综艺走向自主化创新才是正解。
推荐文章,点击标题阅读
-完-
长按二维码识别,一键关注传媒圈公号
《传媒圈》微信自媒体平台,是一个领先的聚焦传媒、影视、品牌、营销等领域的信息库和智慧库,36万勤于思考人士的品质之选。
如希望交流,请加个人微信号:dianyingquan。
1、头条易读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文内容来自“传媒圈”微信公众号,文章版权归传媒圈公众号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