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份来自杭州某企业员工的体检报告,让医生看了都揪心!
这是一家员工平均年龄不到30岁的企业,且40岁以下的员工占95.05%。
然而,384人参与体检,其中:
● 35人查出可疑病灶/癌前病变,约占10%;
● 每5个人中就有1个高脂血症者;
● 每10个人中就有1.8个脂肪肝;
● 9人查出心脏ST-T改变;
● 2人查出颈动脉硬化伴斑块形成,
● 3人查出脑部有缺血灶……
这其中,高脂血症、脂肪肝、颈动脉硬化伴斑块、脑部有缺血灶、心脏ST-T(与心脏供血不足有关),大部分都是代谢方面的疾病。而这些代谢问题应好发于中老年人,如高脂血症的发病高峰在50岁-69岁。
不禁让人担忧,二三十岁就活成了这样,
四五十岁时又该怎么办?之后难道要卧病在床20年达到八十高寿吗?
“二三十岁就出现代谢性问题,很大一部分原因和他们日常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关。”参与体检的医生表示,现在年轻人顿顿吃外卖,天天喝奶茶或碳酸饮料,还经常吃甜食,又整天坐在电脑前,几乎不运动,机体代谢肯定是要出问题的。
1. 一周7天,6天都在吃外卖
外卖食品基本存在着高油、高盐、高糖的问题,肉多、主食多、蔬果少的问题。而且吃外卖,常常是速战速决,和做饭相比缺少了很多乐趣。
爱吃高油脂外卖,突发胰腺炎,女孩血液甘油三酯超标18倍
本来在做饭的过程中可以活动活动身体,或者在来去食堂的路上可以消化一下,但是如果点外卖,这个计划就泡汤了。再加上刚吃完饭很容易犯困,没有自制力的人很容易立马就躺下去了。
点外卖记住三点:
① 不点过油菜:在外就餐时除了避开油炸食物,还应避开预先过油的食物,如糖醋里脊、青椒炒煎蛋、地三鲜等。
② 吃前先滤油:如果一盘菜端上来看上去油腻腻的,可以用勺子滤掉油脂或者将菜用温水短暂浸泡后再入口。
③ 注意搭荤素:多点一些绿叶菜,吃肉的时候尽量选择精瘦肉做的菜,少点肥肉,避免饱和脂肪酸摄入过多。
2. 把奶茶和碳酸饮料当水喝
天天把奶茶和碳酸饮料当水喝,可增加肥胖、高血脂的风险。比如:
一杯奶茶约含60克糖,能为人体提供约240卡热量,外加脂肪的热量,一共约300多卡。如果再加上珍珠和奶盖,五六百卡就不在话下了。这个热量值基本等同于2两主食+1两瘦肉+1两纯肥肉+1份凉拌青菜,按照每小时10公里的速度,连续跑一个小时也消耗不完……
而一瓶碳酸饮料的含糖量也不低,平均含16块方糖,也就是约60多克的糖,和一杯奶茶差不多。
最好的水还是温白开,每天最好保证1500ml的水量。
3. 经常喜欢吃甜食
澳大利亚一名导演将自己食糖的亲身实验拍成了一部纪录片,节目中他每天摄入40勺(约160克)糖分,这些糖来自低脂酸奶、麦片、果汁等所谓“健康食品”中的“隐藏糖分”。
60天后,他体重增长8.5千克、脸上出现粉刺,还出现了轻度脂肪肝。
做吃糖实验后,变大的肚子
与其买加工食品当零食吃,不如准备半斤水果、一把坚果当作平时的小零食。
网友分享自己的饮食改变
4. 可以一天坐着不动
有调查显示,近六成上班族每天坐6小时以上,28.75%的人每天有8小时以上的时间是坐着度过的。而只要坐下,腿部肌肉的电子活性就立即关闭,热量的燃烧下降到每分钟1卡,而且血液循环还不畅。久坐很容易堆积脂肪,导致肥胖。
此外,据美国癌症协会在美国流行病学期刊(American Journal ofEpidemiology)的一项研究表明:久坐容易增加 14 种疾病致命风险!
5. 压力大,不会劳逸结合
压力升高,一方面易导致内分泌紊乱,造成人体新陈代谢趋缓;另一方面会导致肾上腺皮质醇指数居高不下,增加人的食欲,尤其是提高对碳水化合物的需求。这就导致了肥胖、高血脂、脂肪肝……的出现。
工作压力大、加班时间长确实让人感到疲累。但也要“爱自己”,学会劳逸结合。比如把熬夜加班,换成早起加班,也许在健康和效率方面都会有所提升。
现代人要想保持健康,生活上得适当“倒退”!把每天坐在电脑前的时间缩短一点,少叫一次外卖,不紧急的出行,能坐公交就不开车,能走路就不坐车,屋里乱了,多自己动手,少找保洁……抓住生活中点滴的劳动机会,为自己赢得“健康时间”。
吃饭每口嚼够20下
晚睡不超23点
久坐别超60分钟
喝水每天不低于1.5升
红肉每周别超过1斤
吃油不超30克/天
吃糖不超25克/天
吃盐不超6克/天
有氧运动每周不少于150分钟
每天有1斤蔬菜0.5斤水果
腰围别超90cm
人生下半场,拼的是健康!
大家都在看:
觉得文章不错,底部点一下“在看”↓↓
本文综合自:
① 都市快报 《一家年轻员工较多的企业,1/10的人查出癌前病变!或与外卖、奶茶等有关》《杭州一家企业近一成年轻人查出癌前病变 外卖和奶茶:这个锅我们不背》
② 健康时报《血脂高点外卖记四招》、《奶茶应归为含糖饮料》等
觉得好看,请点这里↓↓
1、头条易读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文内容来自“健康时报”微信公众号,文章版权归健康时报公众号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