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字,关注21君~
走进经济生活里的一切
导读:昨晚,交通银行的一则公告引起不小震动:社保基金计划减持交通银行2%股份。
连续三年破净的交通银行,要被社保基金“抛弃”了,银行股会喷出一口老血吗?这又释放了怎样的信号呢?
来源丨21世纪经济报道(ID:jjbd21)
记者丨谭楚丹、杨坪
编辑丨朱益民
部分内容来源:券商中国(quanshangcn;马传茂)
4月2日晚,交通银行发布公告,公司收到社保基金通知,其将在未来6个月累计减持不超过14.85亿股,即不超过交通银行当前已发行普通股股份总数的2%,对应4月2日交通银行6.28元收盘价的总市值为93.26亿元。
交通银行连续3年破净
走势“不好看”
要说社保基金的退出,似乎也情有可原,毕竟交通银行二级市场的走势确实“不好看”。
截至目前,交通银行已经四年多处于破净状态了,尽管今年春节以来,股市持续回暖,银行股估值略有回升,但交通银行的股价仍被压在6元左右,距离8.59元的每股净资产相去甚远。
作为交通银行的第三大股东,社保基金从2004年作为战略投资者进入交通银行后,十多年的时间里,一直在增持交通银行的股份。2018年末,社保基金会共计持有交通银行A股和H股109亿股,占公司已发行普通股股份总数的14.71%。
为何减持?
事实上,在不少业内人士看来,银行股的股息率较高,对于追求稳定收益的社保基金而言,是不错的选择。
图片来源 / 图虫创意
社保基金这次减持的股份主要来源于2012年参与的定增配售份额,当时发行价为4.55元,对比目前价格6.28元,约有25.69亿的收益,再加上近7年来每股分红1.60元,社保基金这笔定增款累计收益高达49.41亿元。
“老铁”坚守七年,获得超100%的收益,虽然没有跑赢北上广深的一套房,社保基金的这波操作似乎也不亏。
交行相关负责人回应社保基金减持表示:
“此次减持部分股票是基于其自身投资安排进行的,仅限于2012年参与交行非公开发行认购的A股股份。”社保基金也表示减持是根据其资产配置计划和业务发展需要。
对A影响几何?市场上有两种声音
作为A股市场重要的行情风向标,社保基金一直是长线资金的象征,它的一举一动自然也被市场人士视为投资决策的重要依据。
不曾想保险资金还没入市,社保基金却“先减为敬”,市场急速分化出两拨声音——究竟是常规操作,还是长线资金看空市场?
一种观点是:对A不利,将有调整
由于市场前期已经经历大涨,沪指近3个交易日已经上涨5.98%,有投资者认为,4月2日连出的两则消息:社保基金减持交通银行;证监会处罚知名牛散舒逸民,对市场有利空影响,短期内会出现调整。
另一种观点是:正常调仓换股,对A股无影响
数据显示,今年2月以来,社保基金在港股市场已经接连减持了国泰君安、中国通号等港股上市公司。
比如2月卖出中国银行H股1600万股,平均价格3.356港元,最高价3.38港元,涉及金额为5369万港元。社保基金还卖出工商银行H股1800万股,平均价格5.508港元,最高价5.54港元,涉及金额为9914万港元。
近些年,社保基金还减持过哪些金融股?
根据港交所资料,社保基金于2012年2月8日卖出中国银行H股1600万股,平均价格3.356港元,最高价3.38港元,涉及金额为5369万港元;交易后,社保基金持有中行的股份占比由10.01%降至9.99%。
当天,社保基金卖出工商银行H股1800万股,平均价格5.508港元,最高价5.54港元,涉及金额为9914万港元;交易后,社保基金持有工行股份的占比由15.01%降至14.99%。
2016年10月25日,社保基金减持招商证券H股400万股或0.41%,每股作价12.033港元,总值4813万港元。
2006年9月22日是招商银行H股挂牌首日,据联交所的权益资料披露,社保基金在当日共卖出1.14亿股,套现12.5亿港元。
社保基金还持有这些股
而最近一次在A股的减持则要追溯到三个多月前,彼时A股市场持续低迷,不少投资者都对沪指能否守住2500点“忧心忡忡”。
2018年12月18日,社保基金一口气减持节能风电4155.56万股,占其总股本的1%,节能风电也在减持次日跌去3.25%。
风力发电指数也惨遭当头棒喝,2018年12月19日一日之内重挫1.70%,并在此后一个多月时间里股价一蹶不振。
风水轮流转,这次到银行股了,又会是什么结果?
截至目前,社保基金会直接持股超过5%的上市公司还有中国人保 (601319.SH、01339.HK)、中国信达(01359.HK),分别占公司股份总数比例为8.60%、7.60%。
银行股中,社保基金还持有农业银行2.80%股份。
21君
小伙伴们,在你看来,社保基金计划减持交通银行股份,带来了怎样的信号呢?
百万读者都在看……
本期编辑 刘巷
我在看,你呢?
1、头条易读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文内容来自“21世纪经济报道”微信公众号,文章版权归21世纪经济报道公众号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