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全网刷屏的热播剧《都挺好》,自开播以来几乎“长”在了热搜上,多次引发全民性话题讨论。而剧中毕业于海外名校的老大苏明哲,在美就业十年,却一度面临失业窘境,也让部分人开始关注中国海外留学生的生存现状。
作为世界留学大国,中国海外留学生分布在全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据统计,2018年,我国出国留学人数为66.21万。
不断增加的留学大军,也在面临着日益严峻的求学和就业压力。对此,毅然辞掉500强工作,赴美攻读MBA的张一深有体会。
(BRC求职创始人张一)
01
“上MBA第一天,我是哭着回家的”
本科就读于上海复旦大学,毕业后进入宝洁大中华区担任Key Account Manager(重要客户经理)。年少时的张一虽然稍有内向,却始终保持优异成绩,大学毕业后进入全球500强工作的光鲜履历,再一次证明她就是中国家长眼中“别人家的孩子”。
然而在乔治城大学攻读MBA的第一天,一场类似于新生欢迎会的orientation,让张一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落差。在国内,考量一个人是否优秀的标准,大多是学业和事业。而站在众多来自全世界各地的国际学生中,张一发现,原来优秀可以有这么多维度,有的人年纪轻轻关注国际公益、有的人看起来毫不起眼却是街舞冠军,也有人正在研发新的软件技术。此时张一才发现,拥有好成绩和好工作的自己,竟显得如此单薄。
张一忘不了,那一天她哭着给妈妈打电话。而这一天亦彷如电影开头的黑白基调,预示着张一艰辛的求学之旅。
02
逆袭成为欧莱雅录取唯一中国学生
压力可以激发人的潜能,虽然不断有同学因为压力大而退学,但张一却咬紧牙关,一门心思冲刺全A。
此时的张一,虽然人在国外,却彷如国内备战的高三考生,直到周边的学霸,某天问到“你拿了几个面试?”张一才恍然惊醒:同学们总是西装笔挺地来听课,下了课立马冲去参加各类企业宣讲,原来他们早已从读MBA伊始就在为实习乃至就业做着准备。
在学业独木桥上全力冲刺的张一,再一次受到美国就业文化的冲击。在这里,成绩固然重要,然而尽早开始职业规划,找到对口的实习工作更为重要。一份关联行业或岗位的实习经历,将成为进入Big name企业的敲门砖。
第二天,张一便约了学校就业中心的导师咨询,开门见山地问,“我在美国找一个金融方向的工作,可能性有多大?”对方沉默了半分钟“非常困难”。果不其然,张一投递的简历如石沉大海,没有得到任何回复。
张一并没有放弃。她立马更换了一位导师为其修改简历,神奇的事发生了:经过那位导师的“妙手”,她接连收到了欧莱雅、亚马逊和好时的面试通知。她惊觉,原来一份求职简历里,竟有如此多的门道。
为了拿下欧莱雅总部纽约办公室的实习,张一在进行学业的同时,积极进行Networking。在一个半月的准备期内,她发了超过1000封LinkedIn站内信,约见了三四十位就职欧莱雅的校友和管理层后,收集了大量欧莱雅的专业信息与指导,最终她PK掉众多来自藤校的候选学生,脱颖而出成为欧莱雅集团当年唯一实习录取并转正的中国学生。
03
裸辞创业,只为帮学生走出求职困境
每一份辛苦都不会被辜负。这段迷茫又残酷的求学求业经历,不是只属于张一一个人的故事,它属于千千万万个海外留学生。也正因为看到了这一点,张一在欧莱雅工作一年后,开始了人生第二次裸辞。这个“中国典型教育下的好学生”,决心帮助与自己一样的海外留学生走出困境。
2016年8月,张一创办Beyond Remarkable Consulting(以下简称BRC)求职。这是一家为海外高校留学生提供专业职业辅导的平台,最初团队只有6个人。在美国读MBA的经历锻炼了张一,她开始适应美国文化,一方面通过自己求职期间积累的关系网,拓展顶尖企业的合作资源;另一方面,通过自己的同学、在校导师等渠道开拓高校资源,搭建起高校与企业之间的人才输送平台。
在海外求学的中国留学生,之所以找当地工作总是困难重重,除了Networking、简历、面试等环节的技巧欠缺,更重要的原因是无法适应国内与国外求职文化的巨大差异。海外的大型企业在招用人才时非常看中学生的综合素养,以及过往实践经历是否与岗位相匹配,相应地学生会主动去找实习,参加企业宣讲等等。
张一希望通过BRC求职这一平台,帮助海外留学生克服环境差异,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尽早地开始职业规划。“从职业规划开始,到实习、求职、就业,甚至迈入职场后的晋升,我们把这些环节串联起来,为学生打造出职场生命周期的完整闭环,让他们少走、甚至不走弯路。”
(在纽约举办线下沙龙,导师做现场分享)
许多海外留学生通过BRC求职成功迈出了职场第一步。他们中有的学校背景不是目标企业的Target School,有的绩点和实习经历平平无奇,有的甚至已经毕业面临签证到期的窘境,通过张一和其他导师细致耐心的指导,BRC求职逐渐做出了口碑。张一至今还收藏着一位学生家长的亲笔感谢信,这让她明白自己做的事都是值得的。
提到创业初期的难点,作为在海外的华人女性创业者,张一觉得“其实最难的不是外部资源,而是内部探索”。读MBA时,张一上的最多的课便是市场营销,她知道,行业或者竞争对手都不是那么重要,重要的是真实准确地了解消费者,只要读懂目标族群,很多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04
转战国内,“用12个月努力为30年职场做准备”
BRC求职在北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张一发现,面对国内2019年预计850万毕业生的市场,60余万的留学生人群,真是小巫见大巫了。
作为“中国典型教育下的好学生”,张一太了解国内的传统教育。让人不得不思考的一个现象是:几乎所有中国家庭和学生都认同,要用12年的时间和努力,为4年的大学做准备,却鲜少有人愿意用12个月的时间和努力,去为30年的职场做准备。
“好像走进985、211的大门,求职之路就成功了一半。然而事实上,学校所传授的内容难免会与社会脱节,而职场是个人综合能力的体现,除了学历背景,一个人的社交能力、实践经验、沟通能力都必不可少。”张一说。
看到了目前国内职前教育市场的巨大机会,2017年底,张一在保留BRC求职海外业务的同时,正式开辟国内市场。
观察中国传统教育体系,张一觉得有几个问题。首先,忽视职业培训,过分重视学业、重视考证。以购买BRC求职服务的学生为例,个别学生偏向结果论,以为通过求职公司就可以花钱“保Offer”,这便属于本末倒置。职前教育企业的存在,不仅在于帮助学生找到好工作,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认清自己,明确职场规划,并通过专业技能的学习提升,缩小自己与期望岗位间的差距,最终还需通过自身努力进入理想的企业。
其次,传统教育缺乏实践,缺乏对实习的重视,这点对比国外尤为明显。只有在实习之前了解自己的职业倾向,才能为之后的职场道路打好基础。即便实习结果不甚理想,也可以看做是职业生涯开启前一次宝贵的试错。最后,缺乏针对性。因为中国大学专业划分比较固定,但是各行各业却在快速地更新换代,而且整个市场不断细分,这就很可能导致,学生毕业就面临失业。
为了应对职业和岗位需求细分的问题,BRC求职连接线上线下,在过去两年中与来自麦肯锡、贝恩、九大行、中金、中兴、欧莱雅、阿里巴巴等知名企业的专家研发了超过500门公开培训课程,横跨金融、咨询、互联网、快消、会计师事务所、法律、房地产、时尚等八大行业,覆盖了20余个岗位职能。张一希望通过打造系统化的职前教育课程体系,从原先个性化辅导转变为标准化产品,易于规模化复制,更适应国内市场。
05
多重优势显现,尝试AI与职前教育结合
目前,BRC求职已开始从针对某单一职位的定制化辅导,拓宽业务至底层通用能力体系的培训,范围扩大至大一、大二群体,延长服务周期。不仅如此,将原本以海归、985院校的客群,下沉至普通一本、二本甚至三本院校的学生,为更广泛的学生群体提供实习、全职机会。
而在职前教育的赛道上,BRC求职不得不提的优势便是来自全球顶尖公司的强大导师资源。目前,BRC求职网罗了来自高盛、JP Morgan、Morgan Stanley、PWC等公司的行业精英担任导师。通过纽约、波士顿、上海的三处办公点,BRC求职能将国内外的导师资源进行充分的结合与调动,开始打造全面、系统的职前教育培训体系的同时,实现24小时无时差响应。
转战国内后,张一萌发了更多的想法。她看到人工智能技术在英语教育场景的成功落地,认为AI与职前教育也有充分结合的可能。
现在,BRC求职正与世界顶尖的AI算法团队合作,迭代在线学习App职帮帮。张一尝试着将AI赋能职前教育,实现人才精准画像、职业规划定制、自适应技能提升等功能,通过技术手段精准匹配岗位与人才,将职前教育引向智能化个性化的发展方向。
“国内职前教育市场作为新的赛道,还有很多路要走,一方面,需攻克线上线下、B端C端各个环节;另一方面,还需从课程、服务、机会各个层面入手建立标准化的体系,在职前教育生态链的每个环节上下功夫。”
张一希望,能够带着北美优势的本土资源,优化国内职前教育市场。作为新赛道的入局者,BRC求职有着想要转变公众对职前教育认知的使命感,只有推动了整个行业健康发展,良性共赢,才能真正达成BRC求职创立的初衷。
关于BRC求职
1.BRC求职是一家为海内外高校学生及在职白领提供专业职业辅导的学习平台,通过打通线上线下优质资源,搭建高校企业之间的人才输送平台,为精英人才构建从职业规划、实习、求职、就业等贯穿职场生命周期的完整闭环,打造职场新人的在线大学。
2.BRC求职拥有海内外近800家企业的实习、全职推荐资源,头部企业高管导师阵容超1,500人。截至2019年3月,BRC求职已累计帮助超过1,500位中国学生成功踏出精英职场关键的第一步,就职企业包括BOA、JP Morgan、Google、L`Oreal等多家顶级企业。
3.目前,BRC求职已与赛默飞、LEK、达能、腾讯微视、百度金融等企业达成官方合作,进行人才培养及定向输送。同时,与全球200余所知名高等院校开展合作,举办线上线下各类论坛超1,000场,遍及中美英澳加多国,累计覆盖学生群体超80,000。
推荐邦哥的好朋友“企业创投联盟”,ID:cvcbang
商务合作请加微信:bangcbd
MORE | 更多原创文章
1、头条易读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文内容来自“创业邦”微信公众号,文章版权归创业邦公众号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