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奴隶社会的第 1819 篇文章
题图:《如何培养创造力》海报。
作为一本每周发行的杂志,《三联生活周刊》已经出版超过 1000 期了,自 1995 年复刊 24 年来从未间断。24 年来,《三联生活周刊》用浩浩 2 亿多字,几十万张图片,数以万计的人物采访,呈现了对人类创造力的忠实记录。
清华大学邀请你,与《三联生活周刊》资深主笔袁越、盖茨基金会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李一诺、《三联生活周刊》副主编曾焱当面聊聊。
2018 年,第 1013 期《三联生活周刊》将“创造力”作为封面,由资深主笔袁越执笔,解读了创造力对人类起到的重要作用。
人类之所以是动物之王,之所以称霸地球,靠的就是我们无与伦比的创造力。放眼望去,我们的周围充斥着人类的创造,我们从无到有地建设了一个专为自己服务的崭新的世界。
作为人类的天性,创造力产生和培养是一门可以被研究的学问。
比如美国心理学家米哈里·西斯赞特米哈伊(Mihaly Csikszentmihalyi)曾在1976年撰写了一本名为《创意脑洞》(The Creative Vision)的书,他把创造力分为五个阶段。根据他的理论,创造过程的第一阶段是准备期,第二阶段是酝酿期,创造力的第三阶段,西斯赞特米哈伊称之为“洞悉”(Insight)。
大多数关于创造力的讨论都停止于洞悉时刻,但西斯赞特米哈伊认为事情还远未结束,创造的过程还需要评价期和精心制作期才能结束。
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两个阶段才是创造力的关键所在。评价期是对某个创意的好坏做出判断。最后,好的创意往往还需要经过精心制作才能完整地呈现出来。
当然了,并不是每个人的每次创意都要经过这 5 个阶段。有些创意一旦想出来就等于成功了,还有一些创意没有经历过酝酿就直接迎来了洞悉时刻。因此,后来有人将这一理论简化成 3 个阶段,即知识储备、洞悉时刻和价值评估。
再比如曾经有心理学家做过实验,发现让大脑休息会提高创造力,让自己一边做着一件简单的事情一边放松心情,此刻灵感最容易出现。
除此之外,看闲书、记笔记,以及和别人聊天等等做法都能扩大神经元的触角。现代科研强调合作,启蒙时代那种单打独斗的现象已经很罕见了。
人类这个物种想要在宇宙间长久生存下去,就必须学会相互合作,把创造力用在正确的地方,齐心协力面对将来必然出现的各种风险。
对于如何培养创造力,你有什么好奇或疑惑?不妨来现场与袁越、李一诺和曾焱聊聊。
袁越
《三联生活周刊》资深主笔
李一诺
盖茨基金会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
主持人
曾焱
《三联生活周刊》副主编
沙龙信息
时间:4月20日(周六)14:00-16:00
地点:清华大学新水利馆 407 报告厅
感兴趣的朋友可点击文末“阅读原文”报名。报名成功后,会有工作人员跟您电话确认信息。活动门票紧张,给奴隶社会读者专属 50 个名额。名额有限,先到先得!
- END -
推荐阅读
你读到的只是冰山一角,看经典热文,点击菜单。
有感悟想和大家分享,
请给邮箱 nlsh88@163.com 投稿吧。
欢迎转发分享;对话框输入“转载”即可了解授权详情;未经授权,不得用于微信外的平台。
1、头条易读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文内容来自“奴隶社会”微信公众号,文章版权归奴隶社会公众号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