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朋友圈

GGV童士豪谈“海归创业”:尽快回国,抓住中国企业出海机遇

作者:创业邦 来源:创业邦 公众号
分享到:

04-16



提起“海归”,很少有人想到李彦宏。


李彦宏回国创建百度时, “海归”这个词还没有流行,而当“海归”流行时,他已经是一方大佬,不再是“归国创业者”。

 

实际上,“海归”这个词诞生的时间并不长。在2000年左右,开始有媒体讨论“海外留学、归国创业”的现象,“海归”一词才逐渐走进大众视野。

 

新时代海归的关键词是“创业”,李彦宏就是先行者之一,在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大会上,李彦宏被评为“海归创业报国推动科技创新的优秀代表”。

 

实际上,国内很多科技企业都是由海归创立的,很多科技企业也都有海归领导层,包括美团的王兴、小米的林斌、滴滴的柳青、携程的梁建章、拼多多的黄峥、字节跳动的柳甄、小红书的毛文超等。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有越来越多的海归回国创业。近日,GGV纪源资本管理合伙人童士豪与分析师张睿在“GGV 996”节目进行了对话,对于“海归创业”这一话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01

海归要更接地气

 

张睿:在回到中国之后,海归创业者同时面临着机遇和挑战。相比国内的创业者来说,海归的确有着更国际化的思维方式,但是同时,他们也遇到了很多挑战,其中最主要的问题就是“不接地气”。

 

童士豪: 中国的行事方法与世界上其他地方都不一样,如果你离开中国5-10年,就需要重新花时间了解这里的人和事,需要了解这片土地上正在发生什么,还要了解这片土地的活力。因此人们经常会抱怨海归不接地气。

 

张睿:一些海归朋友们经常会问我这样的问题,如何才能更接地气?因为在国外生活了多年之后,说中文的时候会不自觉地冒出来英文单词,很多人认为你是在表现自己的洋气,但其实这只是一种习惯。海归如何才能更好地融入中国本土文化和人群?


童士豪:我在2005-2006年的时候回国。首先,我出生在台湾,成长于洛杉矶,在斯坦福上的大学,来到中国的时候是美国公民。中国并不是我最熟悉的地方,因此在说中文的时候,我经常会冒出一两个英文单词。


我当时意识到,要想让自己更像个中国人,我要做更多的努力,我需要去一些3、4线城市接受训练。

 

我吃了许多奇怪的食物,努力记住中国的成语,阅读中国的历史书籍,试图从过去的经验中总结教训,试图去了解这片土地的行为习惯。


中国是一个大国,是一个拥有许多城市和地区的国家,你需要了解这一点,并且尊重这一点,这样人们才会尊重你。


 

张睿:很多海归都没有意识到,在他们离开中国的这些年,其实错过了很多事情。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而且发展速度非常快,待在这里会吸收很多东西,同样当你远离这里,也会错过很多东西。

 

童士豪:许多海归在回到中国后,都有一种优越感,觉得自己见过了西方的工作方式,见过了硅谷、纽约的工作方式。


但是中国的发展速度非常快,这里无时无刻不在发生着变化,对于一个在国外多年的人来说,你很难立刻完成这个挑战,不了解这里出现的新概念,或者无法跟上这里的节奏。


如果无法很好的融入,或是无法理解、欣赏中国过去这些年的增长,你就很难赢得身边人的尊重。

 

张睿:在你的观察中,海归创业者经常会踩哪些坑?

 

童士豪:我发现无论是创始人还是管理者,都会认为两点之间最近的距离是直线。但是要想让不同部门、或不同的商业伙伴完成一件事情,你就必须了解每个人自己的安排,然后在所有人之中找到一个平衡点。


有的时候,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目标,这时候你就要想办法让所有人良好相处。你要有一种能力,那就是在讨论业务之前,你要与人为善,建立关系,然后建立信任。


人与人们之间存在的不仅仅是交易,你需要别人的帮忙,然后再给别人帮忙,下次别人才会再给你帮忙。所有这一切都需要你努力维护,而且这种联系不是发生在办公室里的。

 

从这个角度来看,中国和其它地方其实没什么区别。但是,中国的发展速度超过了硅谷和纽约,而很多在国外的人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10年前,中国企业的规模都还很小,可能只有美国企业规模的十二分之一。而如今,中国企业的规模已经赶上了美国企业,而且中国已经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这里的消费者数量超过了所有国家。

 

这种变革速度决定了企业工作方式的变化。以字节跳动为例,他们的工作时间是每个月有两周工作6天,另外两周工作5天,这已经成为了一种常态。



中国的变革速度、增长速度,以及人才迭代的速度都比美国要快。


在硅谷和纽约,人们经常会讨论进度。在完成一件事的时候,各方会达成一致,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计划。但是在中国,人们会马上开始,遇到问题再解决问题,迭代之后继续前进。


因此,中国人在短时间内能够完成更多的事情,尽管这条路上会遇到困难,组织性也没那么强,但是在生产力方面,中国人的效率更高,因为你愿意付出更多的时间,少说话,多做事。


对于刚刚回国找工作的人来说,这种工作方式上的差异是非常明显的。



02

海归应该尽快回国

 

张睿:身边一些朋友经常问我:“我是应该留在谷歌、Facebook、Uber,还是应该回到中国?如果回国,什么时候才是合适的时机?”在决策方面,对于想要回国的人来说,他们应该首先考虑哪些因素?

 

童士豪:在我看来,完全准备好之后再回国,已经变得越来越难了。很多中国学生想要去美国,工作几年积累一些经验,但是在美国短期内积累经验并没有那么简单。


因为现在的中国企业,比如阿里巴巴和腾讯,两家公司的市值都在3000-4000亿美元,与美国的竞争对手起鼓相当,如果你在美国企业没有做到高管,回来在中国企业内也很难获得较高的职位。而且在中国企业,你成长的速度会更快。


因此我认为,中国留学生应该尽快回国,让自己适应中国的环境,努力工作获得晋升。

 

“先在美国当上高管,然后再回国”,这种模式现在已经没那么容易了。你可能依然可以做到,但是成功的几率比以前小了很多。在我看来,在美国待的时间越长,回来取得成功的几率就越小。


如果你非常优秀,在美国尖端领域能够获得成功,无论是半导体技术、AI还是机器学习,这种情况下你可以先在美国取得成就,回国可以获得更好的收入和更高的职位。但如果不是尖端领域的优秀人才,你在美国待上两三年之后,回国的竞争力就会下降。


 

张睿:有些人在美国待上3-4年之后,就会开始考虑其它东西,比如取得绿卡、买房子、在美国组建家庭等等,这样回国就会变得更加困难。中国是一个瞬息万变的地方,因此我经常推荐身边的朋友在年轻的时候就回国。

 

童士豪:之前你在新加坡待了4年,后来又在哈佛读了4年书,随后在硅谷和GGV工作了一年。在你看来,硅谷和北京之间有什么区别?

 

张睿:在中国,所有东西的规模都更大了。见到的人更多了,吸收的信息更多了,需要处理的事情更多了。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互联网消费国,北京也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城市之一,在这里工作和生活是一种让人兴奋的体验,这一切都会让你专注于执行力的提升。如果你不够快,你的竞争对手就会超过你。每出现一个新的垂直市场,立刻就会有上百家公司前来和你竞争,这里的竞争非常残酷。

 

其实,很多发展中国家都蕴藏着机会,这一点被很多人忽略了。以前,人们的工作是在美国和中国之间进行桥接,而现在则是在中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之间进行桥接,因为很多发展中国家都在向中国取经,在中国寻求可以复制的商业模式。

 

童士豪:在2011年和2012年,很多来自印度的创始人和VC来到中国取经,在2013年和2014年,来自东南亚的创始人和VC也开始来到中国,到了2016年和2017年,来自拉丁美洲的创始人和VC也开始来中国学习,尤其是来自巴西、哥伦比亚和墨西哥的创始人和VC。



这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这些发展中国家都有较大的市场,新兴中产阶级的数量也在增长,他们的城市化程度也在提高,经济也取得了较快发展,但是他们都来到中国,学习中国企业的经营方式。


越来越多的海外创业者和VC前往北京、上海、深圳和杭州,学习百度、阿里巴巴、腾讯、微信、拼多多、小米、京东、美团、滴滴等公司的方式,这种现象很令人欣喜。


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开始将自己的业务拓宽到海外,有的是通过战略投资,有的成立了合资企业,有的是直接在海外运营。越来越多的中国初创企业开始走向海外市场,利用在中国的经验在其他国家开发应用。


在这个环境下,企业对海归的需求也在提升。因此我才认为海归应该在年轻的时候尽快回国,因为这时候他们还没有家庭负担,能够做出更多的成绩,发挥更大的作用。



03

利用自己的“海外优势”

 

张睿:在过去几年中,海归的优势在逐渐降低。出国留学的人越来越多,海归的数量也随之增加。随着美国移民政策的收紧,许多在国外学习的人毕业之后不得不回国。


以前,如果你毕业于美国的顶尖大学,或是在谷歌、Facebook、Airbnb等公司工作一段时间,回国之后就能很轻松的找到工作,但如今情况已经完全不同了。


由于在留学期间错过了中国的发展进程,没有学会中国的“打法”,因此你不再了解当前的中国消费市场。


在这种环境下,海归们要如何利用好自己的海外经历?

 

童士豪:看看数据你就会发现,2006年的时候,毕业于美国大学的中国学生只有1万人,这个数字只包括本科生。10年后的2016年,这个数字增长了14倍,达到了14.2万人。如果算上研究生的话,2016年毕业于美国大学的中国学生多达25万人。


 

中国的行事风格是先行动,然后再根据情况进行相应的调整。做计划很重要,但是把事情完成也同样重要,因为中国的经济正在快速增长,市场也在迅速扩张。如何做计划不是最重要的事情,如果你先行动,然后再进行快速调整,你就能更好地对结果进行把控,也能变得更有效率。

 

在美国,由于市场已经饱和,你所做的任何事情都有可能威胁到既得利益集团,因此你在行动之前必须仔细做计划。而中国市场完全不同,中国市场上很多东西都是断裂的,许多线下的东西都行不通。


在中国创业,你需要尝试新的东西、新的假设,把你的想法抛出去,然后收集反馈。这也是中国人熟悉的行事方法,无论是学校的学生还是毕业后工作几年的人都是这样。

 

作为一名海归,如果你做不到这一点,你就会成为众人之中的异类。因此你需要利用一切资源,你的朋友、你的熟人、职业网络、校友等等来快速完成工作,你不能把这些资源私藏起来。



海归在加入国内企业一两周之后就会出现这样的困惑,相比那些一直在国内打拼的同事,他们会发现自己速度太慢,业绩太低。


如果你选择了在美国上大学,无论是斯坦福、伯克利或是东海岸的大学,越早回国对你越有利。在回国之后,你要如何利用自己的海外经历?

 

首先,你可以帮助中国企业将业务拓展到海外,与海外商业伙伴打交道。对于英语好、理解海外国家文化的你来说,这些都是比较轻松的工作,能够给企业带来价值。


中国学生在海外留学的时候会发现,学校里有很多来自其他国家的学生,尤其是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学生,在上学期间你应该和更多的人建立联系,不仅仅是和美国人、中国人进行社交。


你应该尝试去了解东南亚、拉丁美洲、印度、非洲和中东的国家。你和其他族裔的人交流程度越高,回国之后你的收获就越大。这是海外留学的人要做的第一件事。

 

其次,你要学会如何打造团队,并且与团队紧密协作,一个团队往往能比独立的个人完成更多工作。在斯坦福、伯克利和哈佛等学府中,这种能力是可以学习到的。


如今大学中的很多项目都是需要团队共同完成的,学校中还有很多课外活动也是以团队的形式展开的。对于团队的理解,能够让你成为一名更好的团队领袖,这样在回国之后你也能创造更高的价值。

 

最后,你应该想一想中国有哪些东西需要发展,无论是机器学习、人工智能、半导体,或是其他任何一个细分领域。在出国之后,如果你对这个领域感兴趣,你就应该去学习,这样在回国之后你就可以将学到的东西用上,给中国企业带来他们此前不了解的内容。

 

我认为,对于海归来说,这三种途径能够使他们创造更多的价值,让他们在回国之后能够做更多的事情。


04

中国企业走向国际市场

 

张睿: 对于那些年纪轻轻就获得了成功的海归创始人,例如小红书的毛文超和英语流利说的王翌等等,你觉得他们做对了哪些事情?

 

童士豪:首先,他们都是非常聪明的人,而且学习速度极快。他们能够从很多地方学到东西,包括教育、技术、产品、社会,他们见到的东西越多,就越能想出其他人想不出来的创意。


以小红书的创始人毛文超为例,当他考入上海交大的时候,他才18岁,那是他第一次坐飞机,10年之后,他已经去过了100个国家。


他的成长经历是从一个18岁的土鳖,变成了10年后的海归,这是一个巨大的转变。他的经历代表了很多中国1、2线城市消费者的经历,因此他非常了解消费者都经历了什么,能够与消费者建立共鸣。


 

英语流利说的王翌,他在谷歌的经历让他学会了如何使用算法和技术来解决传统教育的问题,这个业务的本质是跨学科的。在他刚开始创建流利说的时候,人们还没有意识到算法能够提高人们的英语,能够让人们在不同场景中知道自己应该说些什么。


字节跳动刚成立的时候,它们也并没有像现在一样成功,因为那时候人们没有意识到算法本身能够给消费者带来如此大的改变。流利说的王翌和字节跳动的张一鸣都利用了自己的生活经验,改变了中国互联网的发展。


 

张睿:在创业方面,你认为海归在哪些领域具有优势?他们应该考虑哪些垂直市场?

 

童士豪:现在来看,我认为海归最明显的优势领域就是出海,也就是中国企业走向国际市场。


随着人口红利的下降,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的增速开始放缓,虽然中国现在有8亿智能手机用户,未来还会有1.2亿中国人即将变成互联网用户,但是中国市场整体的增长已经变慢,越来越多的应用开始争夺用户。


中国互联网已经高速发展了18年,互联网创业企业也经历了4-5代。你依然可以在中国打造有趣的应用,但是获得成功的几率已经降低了。

 

中国创业者积累的经验,能够在印度等市场上发挥重要的作用。直到过去两年间,印度才开始使用4G网络,印度最流行的应用中,有接近50%都来自中国。但是这个局面不会持续很长时间,随着印度创始人越来越有经验,这一比例将会下降。


因此,海归能够为正在寻求出海的中国企业带来价值。许多中国创始人没有在印度生活过,也没有在东南亚生活过。因此,如果创始人找到了一个熟悉这些地方的海归,他们在学习期间和这些地方的人交上了朋友,那么这个海归将能够为公司提供帮助。


05

连接中国和世界,创造价值


张睿: 在美国学习或是工作的中国人,应该与国内保持密切的联系。如今资源是非常重要的东西,在海外学习和工作的人不仅能够获得英语的资源,还能获得汉语的资源,这一点是我们的优势。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世界上最大的互联网经济体,能够了解这里的文化也是一种幸运。拥有这种背景能够为我们创造许多机会,因此我们应该充分利用这个优势,做一些与中国有关的事情。


童士豪: 许多海归在20多岁的时候去了新加坡、雅加达等东南亚地区,或是去了印度班加罗尔和孟买,还有一些人去了圣保罗、墨西哥城等拉丁美洲地区。这些人依然能够通过很多途径来了解国内的情况,这些信息对于创始人来说都是非常有价值的。


海归在连接中国和世界其他地区方面发挥的作用越大,他们能创造的价值就越高。


张睿: 去美国上学最大的好处之一,就是这里的大学有着非常多元的文化,在这里你可以认识来自世界不同地方的朋友,这一点是其他国家的大学所不具备的。


海归们应该多和来自东南亚、巴西或是印度的人交流,在未来10年中,这都是海归的重要资产。也许效果不会立刻显现,但是在未来你很可能会和以前的同学有业务往来。


 

童士豪:回顾我的职业生涯,最初10年我的工作和现在非常不同,我做了很多横向移动,但是并没有纵向跳跃。但是接下来的10年中,我的纵向跳跃变多了,那是因为我在最初的10年中做了很多的准备。


对于一个人来说,规划自己10-20年的职业生涯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在过去的20年中,中国的增长速度将会载入史册,这种增长是世界其他地方没有过的。但是我们认为,中国的模式可以在世界上其他地区复制。


这种模式在进入其他国家之后,将会经过本地化处理,其他国家将在中国的模式之上进行创新,但是其核心不会变,其他发展中国家市场在未来10-20年中可以借鉴中国的发展模式。


如果海归足够有耐心,也愿意参与、学习、分享,并且愿意团队协作,他们将能够发挥重要作用,在中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之间建立起桥梁。每一个海归都应该具有长远的眼光,用这种眼光来审视自己的职业和生活。

 

张睿: 海归可以通过两种形式为企业创造价值。第一,就是帮助中国企业走向世界;第二,就是帮助国外企业进入中国。但是,帮助中国企业进入国际市场这条路获得成功的可能性更高。

 

童士豪:让来自硅谷、旧金山、伦敦、柏林或是纽约的人了解中国当前的情况,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因此,帮助国外企业进入中国不是一个简单的工作,如果你不在中国,你就很难了解这里的真实情况。


如果我是一名20多岁的年轻海归,我更愿意花时间帮助中国企业进入海外市场。




关于GGV 996


“GGV 996 Podcast”是GGV纪源资本管理合伙人童士豪(Hans Tung)和投资分析师张睿(Zara Zhang)采访中美创投领袖的英文播客节目,目前是英文世界最受欢迎的关于中国互联网的播客节目。本节目每两周更新一集,在各大播客平台均可收听,海外用户可在Apple Podcasts、Overcast、Spotify、CastBox等APP里搜索"996",国内用户可在喜马拉雅FM搜索“GGV 996”关注收听。





MORE 丨 更多GGV 996访谈



阅读41146
中国 
举报0
关注创业邦微信号:ichuangyebang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即可关注
声明

1、头条易读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文内容来自“创业邦”微信公众号,文章版权归创业邦公众号所有。

评论
更多

文章来自于公众号:

创业邦

微信号:ichuangyebang

邮箱qunxueyuan#163.com(将#换成@)
微信编辑器
免责声明
www.weixinyidu.com   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本站收录微信公众号和微信文章内容全部来自于网络,仅供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禁止一切商业用途。其中内容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如果您发现头条易读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本站声明:本站与腾讯微信、微信公众平台无任何关联,非腾讯微信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