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闻VIP会员,投资圈专属
本文由华尔街见闻(ID:wallstreetcn)研究团队原创,文中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
如同美国的创业故事经常从车库开场,在台湾,富士康董事长郭台铭和许多早期创业家一样,从「黑手」起家(意指蓝领,因为操作机器设备把手弄得黑黑脏脏),却凭借过人的眼光、超人的意志,带领富士康一路通过五个重要转折点,成就今日年营业额超过人民币万亿元规模(母公司鸿海2018年营收为新台币5.29万亿元)的“富士康王国”。
PC、代工、苹果、夏普和特朗普,成为郭台铭人生最重要的五个关键词。
01
甩开台湾同业
富士康诞生于台湾新北市土城区,位处繁荣台北的边陲地带,1974年郭台铭获得母亲赞助20万新台币,其中10万元拿来结婚,另外10万元则用来创立富士康,当时公司只有10名员工,从生产黑白电视机的旋钮起家。
富士康刚成立时,PC(个人计算机)还没发明,苹果直到4年后才开发出个人计算机的原型Apple II,IBM则要到1981年才推出第一台PC。但郭台铭很快就发挥其超级敏锐的商机嗅觉,他看准计算机信息业的未来潜力,当其他台湾同业还留恋在家电业时,郭台铭一马当先带领富士康跨入PC市场,这也成为郭台铭与富士康的第一个重要转折点。
富士康一开始先切入计算机专用的线缆装配、连接器、模具等零组件市场,伴随着“PC时代”的蓬勃发展,公司业绩蒸蒸日上。
1991年,富士康在台湾证券交易所上市,获得公开市场的资金支持,让富士康握有更多筹码扩张版图。除了本业连接器外,郭台铭开始思索富士康的“第二专长”,1995年决定跨入计算机机壳市场,只花不到十年时间,全世界一半以上的桌面计算机机壳,全部都是富士康制造。
1999年,除了供应模具、连接器、机壳等计算机零组件,富士康开始朝向垂直整合,成立桌面计算机组装的产品事业群,迈入系统整机代工的新时代。这是郭台铭与富士康的第二个重要转折点。
郭台铭凭借着优异的工厂制造管理能力,很快就横扫全球科技代工市场,不论是惠普、戴尔的计算机;摩托罗拉、诺基亚的手机;或是索尼的电视机或游戏机,许多都是出自富士康之手,负责主要的生产工作。
2000年代初期,富士康在EMS(电子专业制造服务厂)市场还算是菜鸟新兵,当时前头有包括伟创力(Flextronics)、旭电(Solectron)、捷普(Jabil)、Sanmina-SCI、Celestica等全球前五大电子代工厂,每一家都比富士康大上许多。不过到了2008年,上述五家公司的市值全部加起来,已经不到富士康的一半,富士康只花短短几年就把竞争对手远远抛在脑后,这件事让郭台铭颇为自豪。
霸气的郭台铭曾说:“在一个产业里,只有做到第一名才能稳定赚钱,第二名还有点钱赚,第三名损益两平,第四名随着景气浮沈,第五名以后不是等着被并购,就是最后被淘汰出局。”这说明富士康为什么坚持在每个项目非做到第一不可。
02
与苹果的“革命友谊”
而第一名的“苹果”,是郭台铭最重要的贵人、也是富士康最重要的第三个转折点。
……
全文未完
……
长按二维码,阅读全文
加入见闻VIP会员,可第一时间阅读更多 VIP 专属内容,那里有见闻研究团队的所思所想。
VIP专属内容推荐
1、头条易读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文内容来自“华尔街见闻”微信公众号,文章版权归华尔街见闻公众号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