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年,内地观众越来越有眼福。
《神奇动物2》、《雷霆沙赞》、《惊奇队长》等好莱坞大片与北美同期上映,《复联4》更是全球最早;
《绿皮书》、《波西米亚狂想曲》、《罗马》等奥斯卡热门,前脚颁奖礼刚结束,后脚内地就宣布引进。
可喜悦之余,又有些难受。
因为审查部门总有五花八门的理由判定「不和谐因素」,这里那里剪上个两刀,让人不能好好看片。
《小偷家族》少了4分钟,《波西米亚狂想曲》少了4分钟,还有即将上映的《何以为家》,少了足足十分钟。
这时候,鱼叔反而有些庆幸,下面这部好片没有被引进——
《无主之作》
Werk ohne Autor
在今年的奥斯卡上,这部影片曾和《罗马》同台角逐最佳外语片奖项。
也同为威尼斯金狮奖的竞争对手。
虽然惜败,但不妨碍它成为今年最值得关注的电影之一。
理由很简单,因为它是德国导演弗洛里安·亨克尔·冯·多纳斯马尔克的新作。
虽然导演的名字很拗口、不好记,但你一定知道他那部感动了无数人的《窃听风暴》。
这部关于前东德秘密警察的悬疑片,位列「豆瓣电影Top250」第 43 名,30 万人打出了 9.1 的高分。
所以如果还没看过,也请一定补一下。
时隔12年,新作《无主之作》再次将背景放置在了东西德分裂时期,而且这次,导演挑战了更宏大的叙事背景。
故事横跨二战前后三十年,片长足足有 188 分钟。
说实话,三个小时的二战片确实容易劝退很多观众。
但大家先别慌,导演弗洛里安的厉害之处,就是能把三小时的电影也拍得让人「目不转睛」。
豆瓣评分高达 8.5,好于 88% 的剧情片,是近期最佳。
这部作品的抓人之处就在于一个字:
美
太美了。
首先,主角的颜值都如同是画里走出来的一般——
男主汤姆·希林,是《希特勒的男孩》和《啊,男孩》中的俊美少年(两部片子都是「男孩」)。
女主葆拉·贝尔,则是《弗兰兹》中曾默默追爱的勇敢女子。
更早期,在冷门佳片《波尔日记》中也有过惊鸿一瞥,少女感十足。
两位主角光是看脸,就足够赏心悦目,导演更是不吝惜各种裸露镜头来展现他们美好的肉体。
这优美的人体曲线,在残酷的战争背景下充盈着生的力量。
可若是上了院线,怕是会被删减得一干二净。
所以一想到《绿皮书》和《波西米亚狂想曲》过审后的模样,鱼叔反倒有些庆幸这片不被引进。
还有,另一层美,在于故事本身。
这部影片讲述的,是遭受战争创伤的人们,用艺术之美治愈自己的故事。
男主人公科特·巴内特(Kurt Barnert),是一个拥有非凡绘画天分的少年。
只可惜,他所降生的时代注定了其波折的一生。
他童年成长于纳粹德国。
当时纳粹政府对艺术实行高压管制,所有不符合政治理念的艺术,都会遭到封禁。
1937年,纳粹曾举办「颓废艺术展」,梵·高、席勒、毕加索、蒙德里安等享誉世界的艺术大师,都被列为批判的对象。
不过,少年科特还算幸运,他有着一个开明美丽的姨妈伊丽莎白,经常鼓励他创作,还会带他去颓废艺术展上「批判学习」。
只可惜好景不长。
在疯狂的「雅利安人种优化」号召下,纳粹不仅屠杀被视为劣等的犹太人,也把矛头指向了本国人民。
臭名昭著的「安乐死计划」开始实施。
这是一场以遗传优生为名的公然谋杀。
残障人群(包括任何生理或心理上的缺陷)被视为没有价值的生命,他们被强制绝育,超过二十万人被送进了毒气室。
被判定患有精神疾病的伊丽莎白,因此身亡。
二战结束后,紧随而来的却不是和平,而是东西德冷战。
科特的家乡被划分在苏联统治的民主德国(也就是俗称的东德)麾下。
在这里,他开始接受社会主义系统下的美术教育;
还在艺术学院遇到了自己的一生挚爱,艾丽·席邦德。
艾丽是单纯可人的富家女,科特是才华横溢的穷小子,两人展开了一场热烈的地下恋。
爱火以燎原之势熊熊燃烧,很快就孕育出了爱的结晶。
然而横亘在这对爱侣面前的,是家人的反对。
艾丽的父亲卡尔·席邦德是当地有名的产科医生,他早就看出女儿怀了身孕,并私下酝酿了堕胎的计划。
他谎称艾丽的子宫机能有问题,怀孕会让她丧命,于是亲手摘除了尚在母胎的外孙。
一个普通人,再不喜欢女婿恐怕也做不出这种事。
但卡尔并不是普通人。
实际上,他是当年「安乐死计划」的执行人之一,是纳粹优生论的绝对拥趸。
科特的姨妈伊丽莎白,就是在他手下送命的无数亡魂之一。
狡猾的卡尔想方设法隐去了曾经的纳粹身份,在战后摇身一变成了鼎鼎有名的「人道主义医生」。
但他显然不甘心。
在机会来临时,又迅速倒戈,逃往西德,继续混得风生水起,留不争气的女儿和嫌弃的女婿在东德自生自灭。
卡尔离开后,科特和艾丽才终于过上了好日子。
他们结了婚,继承了卡尔留在东德的「遗产」,科特也凭借出色的画技逐渐小有名气。
但是,他渴望能够自由地作画,而不是每天千篇一律地刷墙。
可是在东德,「老大哥的眼睛」时刻紧盯着那些企图越线的艺术家。
在艾丽的支持下,他毅然放弃了全部身家,两人一同逃往了西德……
然而就在科特以为自己终于能自由地一展身手时,他才发现,绘画这样的传统艺术在这里早已过时。
创作者们玩的全是让人看不懂的先锋艺术。
出于热爱,科特决定以三十岁「高龄」重返学校。
他申请进了杜塞尔多夫艺术学院(该院校在今天依然是先锋艺术圈的权威),也跟风玩儿起了先锋。
但他的努力并没有受到认可,校长认为科特的作品中「没有自我」。
创作陷入了瓶颈,又没有正经工作。
入不敷出的科特不得不低头向岳父卡尔寻求帮助,但屡屡遭到羞辱。
莫扎特30岁的时候
都已经死了
就在这人生的低谷,一则新闻意外触发了科特的灵感。
当年「安乐死计划」的主犯被捕,科特鬼使神差地临摹了战犯的照片。
在临摹照片时,他突然感受到一种前所未有的真实感。
决定将创作的方向,投向自己的生活。
童年和姨妈的旧照、妻子的相片,甚至是岳父的证件照,全被他拿来描摹。
足以以假乱真的临摹,被艺术化地加上了朦胧效果,模糊了现实和创作之间的界限。
当时普遍认为,摄影艺术的出现使得绘画失去了存在的意义。
而科特的作品则反其道而行,以绘画技术呈现摄影的特征,一举打破了「绘画已死」的论断,最终大获成功……
《无主之作》并非完全虚构。
男主人公科特的艺术经历,源自德国著名的波普艺术家格哈德·里希特。
片中让科特一举成名的作品,就是选材于里希特在60年代创作的「照相现实性画」系列。
不过,影片虽以他为原型,却不是一部传统意义上的传记片。
电影里加入了很多虚构的戏剧性情节,所表现的最终主题也不是里希特的艺术奋斗史。
只是借了里希特故事的壳子,来传达另一个层面的真相。
真相是什么?这是围绕影片的核心关键问题。
这么多年,科特似乎始终陷在一个困境中,内心有股情绪和力量找不到理想的方式发泄和表达。
东德的传统艺术,西德的现代艺术,都无法触及他的内心。
起初鱼叔以为,本片会和《窃听风暴》一样,科特所追寻的是一个具体的真相,一个确切的结局:
即岳父卡尔的纳粹身份暴露,最终被绳之以法。
但导演显然并不满足于将电影拍成一个单纯的悬疑片。
因为直到影片结束,卡尔的身份都没有被揭露,连科特本人也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这个秘密就像他模糊的画作一样,被隐藏在了历史的长河中。
那么科特在追寻的真相到底是什么?
答案,其实就在他自己身上。
当初校长批评科特的作品「没有自我」,是因为看穿了他当时只是为了创作而创作。
隐藏在花哨把戏之下的,是空洞的灵魂和无力的表达。
伟大的艺术本应是触及真心的,但科特却在逃避自我,逃避伤痛——
他最爱的姨妈死在了毒气室;两个哥哥死在了战场;未成年的妹妹死于轰炸;善良的父亲沦为时代的牺牲品,在绝望中自杀。
小时候的科特会把手放在双眼前,遮挡自己的视线。
战争的真相太过残酷,他无力面对。
实际上,二战后的很多人都选择活在谎言里。
提起犹太人种族屠杀,人们总是习惯性地把责任全推给纳粹。
但其实,当时德国的很多普通民众,并不是完全被蒙在鼓里。
安乐死计划背后,更曾有超过半数的父母同意医院无条件「缩短」自己没有治愈希望孩子的生命。
真相太过沉重,所以大多数人选择视而不见。
在自我麻痹中继续活下去,任由灵魂蜷缩在阴影之下。
所以与其说科特是在追寻真相,不妨说,真相一直都在,他只是需要鼓起勇气面对。
而他所借助的方式,就是通过临摹战犯,来让自己直视曾经用手挡住的画面。
就像科特的校长所说,灾难过后,能让灵魂自由的只有艺术。
正因为担负着这样的使命,所以艺术容不得一点作假。
人们不敢看,艺术家就必须代替他们去看。
纵使直视真相如此痛苦,也「绝不能把目光移开」。
-end-
1、头条易读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文内容来自“独立鱼电影”微信公众号,文章版权归独立鱼电影公众号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