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朋友圈

国产片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热衷教化社会的?

作者:看电影杂志 来源:看电影杂志 公众号
分享到:

04-28

1923年,根据真实案件改编的[阎瑞生]、[张欣生]被当局以“有害社会人心”为由,明令禁映,让刚有点起色的中国电影又一次陷入低谷。到底什么样的影片符合中国观众的口味,一时间成为所有从业者共同面对的一道难题。


这种局面一直到[孤儿救祖记]的出现,才迎来了转机,不仅让明星电影公司看到了希望,也扭转了中国电影的运行轨迹。


此后近百年,直到今天,这种立足家庭情感的传统正剧,一直延续在中国影史上,经久不衰。



话说上世纪20年代初,中国电影依然没有找到合适的发展方向。当时电影业的老大明星公司,做了多种尝试,这其中包括效仿欧洲滑稽默片的[掷果缘][滑稽大王游沪记],效仿美国悬疑探案片的[张欣生]


[掷果缘]又名[劳工之爱情]豆瓣8.0


可惜两种都遭遇水土不服。前者靠肢体语言的搞笑方式,对中国观众来说就像强行挠咯吱窝。哪怕明星公司直接找来旅居上海的外国人,完全效仿卓别林的装扮,搞一个“山寨的”出来,观众也不买账。后者由于着墨渲染案件的残忍细节,比方说“蒸骨验尸”这种十分骇人的画面,因为引得当局不满,早早地就被红牌罚下。


当时明星电影公司创始人张石川所推崇的经营主张“处处为兴趣是尚”,没能奏效。几种类型的电影拍了个遍,依旧业绩惨淡,无法扭转颓势。


张石川(1889-1953)


和明星电影公司面临同样苦恼的,还有个从组织到创作理念都很传统的“商务影戏部”


1923年初,拍过[阎瑞生]的导演任彭年,连着执导了[孝妇羹]、[莲花落]、[荒山得金]三部影片,全改编自传统小说和戏曲。立足的是中国传统道德,表达的是人们喜闻乐见的惩恶扬善主题。


任彭年(1894-1968)


然而,正是由于电影所传达出的对传统伦理规范的认同,与当时经过“五四”新文化运动洗礼后的文化环境很不协调。虽然故事精彩,也没能博得观众青睐。


观摩良久,思索再三。又一位明星公司当家人郑正秋站了出来,决定恢复之前电影“教化社会”的主张,用“营业主义加一点点良心主义”的理念,在传统故事的基础上,融入时新的民主主义思想,力求更好地解决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商业与艺术之间的矛盾。


郑正秋(1889-1935)


就这样,历时八个月,一部由张石川导演,郑正秋编剧的电影[孤儿救祖记]出现在银幕上。


[孤儿救祖记]豆瓣8.2


影片讲了一个遗产争斗的故事。说有一个富翁名叫杨寿昌,他晚年丧子,侄子道培为霸占家产,诬告儿媳余蔚如不贞,致使蔚如和遗腹子被公公扫地出门。数月后,蔚如生下一子,取名余璞,含辛茹苦将其养大。


这余璞长到十岁时,正好到寿昌所建的学校就读。遇见了独自居于此地的爷爷。虽然祖孙互不相识,但彬彬有礼、胆识过人的余璞颇得寿昌喜爱。一日,贪心的侄子再次到寿昌处,索要钱财未果,意图行凶,恰好余璞来到,救下了自己的爷爷。侄子身受重伤,临终前终于悔悟,说出诬陷的实情,余璞一家团聚。


1923年12月28日,[孤儿救祖记]在上海爱普庐影院公映,引发了一场观影热潮。据史料记载:“未二日,声誉已传遍海上,莫不以一睹为快”。后又在上海、南京、汉口、天津等地连映六七个月,“营业之盛,首屈一指;舆论之佳,亦一时无两。”其声誉和影响迅速超过了当时所有外国片。


尽管在今天看来故事有些俗套,但那是将近一百年前,在当时十分新鲜。既抓住了家庭伦理剧对中国观众的吸引力,又包含了取缔封建遗产制度、提倡平民教育的新思想,老瓶装新酒,立足时代。


小姐太太们喜欢,知识分子也不排斥。


“悲旦明星”王汉伦饰演的儿媳余蔚如,年轻丧夫,被诬陷后遭杨公驱逐,在跌宕起伏的情节中塑造善良坚贞的美好女性形象。层层的不幸与最后的沉冤得雪形成强大的戏剧张力,充分展示出了中国传统叙事模式的魅力。片中的美工、布景、服饰也一改早期影片的欧化习惯,采用中式,贴近生活的同时更符合民族特色。


1903年出生的王汉伦



[孤儿救祖记]的成功,不仅让“明星”重获生机,成为二三十年代最重要的电影公司之一,也开发了中国电影的潜在类型。从郑正秋的[玉梨魂]到侯曜的[弃妇],从蔡楚生的[一江春水向东流]到谢晋的[天云山传奇],这围绕家庭关系,揭露社会问题的影片在之后的影史创作中屡见不鲜,现实主义和电影紧密交织,寻其源头,正是[孤儿救祖记]。


谢晋的[天云山传奇](1981),豆瓣7.8


除此之外,这部片子还直接促成了前所未有的“国产电影运动”


1920年代,受第一次世界大战影响,中国民族工业得到了一次难得的发展机遇,整体处于上升的态势。作为娱乐产业,电影也受到了这一趋势的影响。


当[孤儿救祖记]一炮走红,经济效益和社会收益都取得骄人成绩之时,商人们的投资热情开始转向电影,掀起了民族电影产业发展的热潮。


电影热到了什么程度呢?1923年至1925年两年间,全国各地共开设了175家电影公司,其中仅上海就有145家


众多电影公司的出现,资本的注入,导致了电影数量激增,中国电影也由此走出低谷,进入第一个空前繁荣期。


预知繁荣期景象如何,请看下回分解。



影迷互动


你喜欢看讲教化社会的电影吗?


请到文章末尾评论区留言

与更多影迷分享你的观影感受



阅读39551
国产 
举报0
关注看电影杂志微信号:moview_weekly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即可关注
声明

1、头条易读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文内容来自“看电影杂志”微信公众号,文章版权归看电影杂志公众号所有。

评论
更多

文章来自于公众号:

看电影杂志

微信号:moview_weekly

邮箱qunxueyuan#163.com(将#换成@)
微信编辑器
免责声明
www.weixinyidu.com   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本站收录微信公众号和微信文章内容全部来自于网络,仅供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禁止一切商业用途。其中内容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如果您发现头条易读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本站声明:本站与腾讯微信、微信公众平台无任何关联,非腾讯微信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