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0年代末,中国电影走过了15年短片时代,开始向长片探索。以[保险党十姐妹]、[秘密电光]为代表的大量外国侦探连集片涌入,让看惯了慢节奏戏曲片的中国人眼前一亮。电影公司们纷纷效仿,尝试用社会热点吸人眼球,电影开始和现实主义发生联系。
第一部长故事片,也是第一部根据真实案件改编的电影[阎瑞生]就诞生于这样的环境,跨出了中国电影商业化的第一步,标志着影史尝试时期的结束和发展时期的开始。
历史往往因一些偶然的不经意之举而摇曳生姿,其中尤以那些带着“第一”头衔的最为夺目。
作为第一部故事长片以及中国电影正式走向市场的开端,[阎瑞生]早已跳出单纯的电影尝试,成为一次彻底迎合观众的商业行为。遗憾的是,二三十年代的中国社会动荡不安,绝大多数电影胶片损毁严重,不但拷贝踪迹全无,就连资料都寥寥无几。
即便如此,这部“活在文献中”的早期电影[阎瑞生],仍然是中国影史上不可忽视的一话。
[阎瑞生]剧照
它的背后,盘桓着那个混乱时期,中国电影发展的轨迹。
1920年前的中国,电影产业极其荒芜。零星的几部短片和戏曲片,完全抵挡不住源源而来的外国电影,启斯东喜剧、悬疑惊悚电影一时间充斥着中国市场。20年代初,中国的电影拓荒者们在上海开始了从短片到长片的转变,第一部便是[阎瑞生]。
电影根据当时的一个真实案件改编。
1920年6月,上海发生了一起谋杀案,嗜赌成性的银行买办阎瑞生,为了偿还巨额债务,铤而走险,以兜风为名将佩戴贵重饰物的妓女王莲英骗到郊外勒死,劫得金银首饰合三千大洋。6日后案发,阎瑞生随即逃往外地,同年7月在徐州被抓,押回沪上枪决。
王莲英是谁?
1917年,上海“新世界”举办“花国总理”竞选,王莲英排名第四,被称为“花国总理”。在当时上海的社会环境中,她是位名妓、高级妓女。[一步之遥]里舒淇演的完颜英,就是“王莲英”的谐音。
上海名妓王莲英
舒淇饰演的完颜英
不过当时阎瑞生的首选目标不是王莲英,而是另外一位上海名妓—林黛玉。
林黛玉一生二十余次从良、出山,先后改嫁19次,传奇程度不亚于王莲英。
但阎瑞生没能约出来她。
闲话休叙,话说阎瑞生也不是个怂主。名校震旦大学毕业,会说英语、法语,相当于如今的“精英阶层”。阎瑞生案一出,迅速引发轰动效应,各大报社争相报道,一时间上海文坛一片“阎热”,仅书刊故事就有大小十几个版本。各种文明戏也是连演不衰。
这才有了姜文“北洋三部曲”之二的[一步之遥]。
民国报纸对阎瑞生案的报道
当时,陈寿芝、陆洁、顾肯夫等人也将目光对准了这件案子。不过他们施展身段的地方不是舞台,而是大银幕。那时这几个“小年轻”没有想到,自己一时兴起的举动,竟为中国电影正式进入商业市场拉开了序幕。
作为资深影迷,陈、陆、顾一直有进入电影行业的愿望,且他们当时供职于洋行,收入颇丰,集资拍部影片并非难事。为了解决技术上的问题,保证影片质量,顾肯夫专门邀请“商务印书馆活动影戏部”合作,由任彭年、杨小仲、廖恩寿分别担任导演、编剧、摄影。
作为中国早期电影先驱,当时市面上三分之一的短片都出自他们之手。
就这样,在1921年春夏之交,[阎瑞生]正式开拍了。为了最大程度还原案件的真实性,影片根据阎瑞生的口供,力求完整的再现了作案全过程,摄影和表演也同样追求纪实。不仅在大世界、赛马场、监察厅、杀人麦田实景拍摄,还将阎瑞生杀人时开的那辆车牌号为1240的白色跑车,作为道具搬上了银幕,精细程度可见一斑。
阎瑞生案还原真实现场
为了抹去文明戏浓厚的表演痕迹,影片全部启用与原型相似的非职业演员,王莲英的饰演者王彩云,真的是一位赎身从良的妓女,很多日常的桥段都十分真实可信,跳出了舞台化的表演窠臼。剧情发展既紧张曲折又脉络清晰,起承转合环环相扣,观看性十足。
作为中国第一部国产故事长片,电影时长首次突破100分钟。在它之前,受制于资金和技术,中国电影都不足20分钟,通常是作为外国电影的“热场”和“余兴”节目,在片头片尾插播,票房收益也处于外国电影吃肉,中国电影喝汤的状态,[阎瑞生]的出现无疑改变了这一劣势。
民国媒体对[阎瑞生]的报道
1921年7月1日,电影于夏令配克影戏院首映,卖座空前,“一日所售,竟达一千三百余元”,“连映一星期,共赢洋四千余元”。大大增长了国人的志气,使得当时在外国电影挤压下山穷水复的中国电影,变得柳暗花明。观众认为[阎瑞生]的成功可以证明,只要处事尽其心力,苦心精研“安见不能与西人并驾齐驱哉?”
有文人在报纸上发评论称“剧中之情节,编剧尚紧凑,演男女各员,均能适如其分。一切布景均与西片相仿,殊与各舞台之乱七八糟者,不可同日而语。国人自摄影片,竟能臻此境界,殊出意料之外。”
[阎瑞生]的轰动与商业成功,促使明星公司将1921年发生在上海的另一桩命案搬上了银幕,连名字都类似,叫做[张欣生]。
[张欣生]又名[报应昭彰]
同样是为还赌债谋杀的案件,同样是实景拍摄,不过这次受害者是罪犯张欣生的亲父。当年此逆伦杀人案引起公愤,以至于地检厅竟然采取了当众蒸骨验尸的方式,来替死者发言。
蒸骨验尸案现场,后面是围观群众
从当时的评论和票房看来,[张欣生]和[阎瑞生]一样,很受肯定,完全可以和舶来品媲美,但犯罪题材的影片在追求真实性的过程中,也不可避免得起到鼓励猎奇和展示犯罪的副作用。
这对中国这样一个非常重视道德规范的文明古国来说,十分敏感。
真实罪犯张欣生
1923年,[阎瑞生]和[张欣生]被当局以“有害社会人心”为由,明令禁映,轰动一时的“实事电影”还没来得及成长就夭折了。
虽然这类犯罪影片在当时的环境下没有获得近一步发展,但是它填补了中国没有故事长片的空白,在那个影坛荒芜的20年代,其划时代的影史意义不容小觑。
此后,中国电影从极端回缓,以“明星”为首的电影公司,纷纷回归到温和教化的小市民世俗电影之路,进入另一个全新而富有民族特色的时期。
只是“实事电影”,一直没成长起来。
别着急走,这儿有一条紧急提示。
微信又改版了,我们又走散了。
不想错过看电影的每日推送?
赶紧按照下图提示,将看电影设为星标,让我们和你不离不弃。
▼
哪一部真事改编的影视作品,令你印象深刻?
请到文章末尾评论区留言
与更多影迷分享你的观影感受
1、头条易读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文内容来自“看电影杂志”微信公众号,文章版权归看电影杂志公众号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