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巴黎圣日耳曼本季在安菲尔德的惨状,我知道安菲尔德有多可怕。
身为米兰球迷,我也知道后发制人时利物浦多恐怖。
所以半决赛前,我一直在琢磨,巴萨得在诺坎普准备多少个净胜球才够。
我之前预想是两个,然后才能去安菲尔德熬一下。
第一回合巴萨3比0;加上今天萨拉赫和菲尔米诺不上;打到一半,罗伯逊还伤了。我寻思,巴萨怎么也能撑住了吧?
可是利物浦还是比我想象中要可怕得多——于是又一个史诗大逆转。
在我印象里,欧冠此前的三大逆转是:2004年米兰被拉科4比0反杀,三年前巴黎在诺坎普被逆转,当然还有伊斯坦布尔之夜。
今天算是,刷新了。
巴尔韦德上一场坐稳持重,比达尔上主导拼抢,没让利物浦闪电战成功;反击时苏亚雷斯前插偷一个;下半场凯塔下去、巴萨自己上塞梅多,进攻线推前,梅西施展神奇,结果3比0。
今天巴尔韦德没变阵,还是想稳守。结果开场失误,先被利物浦进了个。
但平心而论,巴萨上半场后30分钟踢得并不坏。没给利物浦太多机会,自己有过机会,可惜没把握住。而且罗伯逊还伤了,怎么看,都还好。比达尔是上半场两队最佳。
但下半场,巴萨出了问题。
大概巴尔韦德也觉得一直坐守确实守不住,也想展开阵势,掌握球权试试看。但问题来了:
——比达尔+布斯克茨+拉基蒂奇这个中场,坐稳拼抢还行,掌控球权就不大对。
——库蒂尼奥完全不知道自己该踢什么位置。导致阿尔巴一个人干两个人的活;一旦阿尔巴前插进入利物浦拼抢线,立刻挨揍。
——罗贝托同理。
——利物浦的第二与第三个进球,都是打了巴萨整体前移后的两边路空隙。宽度。
比达尔是最可怜的:利物浦第二球是阿尔巴那一侧没人了,球到中路,维纳尔杜姆射门前,只有比达尔回撤铲抢补位,可惜晚了。
利物浦第三球,比达尔在右翼一抢二,可惜没抢下来。传中起,维纳尔杜姆抢点得手。
到利物浦3比0,总比分3比3时,局势就变了。
这就是巴尔韦德的问题:
上一场稳坐得了便宜,本场还想继续。不变阵。保守。阵容毫无宽度。库蒂尼奥的定位依然很飘忽。
利物浦大肆利用两翼攻击,米尔纳和亨德森都拉到左右边路配合插上做球;同时前场逼抢持续凶狠,这是他们做得好的地方:打巴萨的宽度不足。
下半场开始,巴萨大概想要球权了,出来点了。然而本就是无宽度的稳守阵,进攻效率不能太指望;一出来,利物浦的绞杀闪电战发作了。
比达尔的勤勉逼抢却还是被进了第二与第三个球,反过来证明:巴萨对空间被拉开后的防守站位,准备不足。比起利物浦的快速空间压缩、集体围抢梅西带球,巴萨真只有比达尔在维持着拼抢的锋芒。
大比分3比3后,巴萨就很尴尬了。
守吧,体力越拖越差,利物浦主场气势如虹呢;攻吧,这就不是个攻击阵。于是塞梅多和阿图尔上来了,但两边的宽度问题,还是被利物浦揪着揍。
半决赛前说的:
巴萨先主后客,心理上也不占优势:利物浦习惯逆转了,在诺坎普气势也不会虚,“别输太惨就回去见真章”;反过来,巴萨第一场就有压力:不在主场攻出去多走几个的话,去安菲尔德就累了。
总之,巴萨必须打得非常非常谨细才行,略一出错,就容易崩。
毕竟我们知道欧冠淘汰赛舞台,现在就是青睐克洛普的这种风格。
我想象(或曰我希望)的比赛画面是:巴萨在主场用意外的方式进一个球,再打阿诺德身后偷一个,之后控制球权,带两个净胜球去安菲尔德;然后在客场被利物浦压着打(多半会丢个定位球),然后一直撑,看到比赛结尾,能不能绷住。
唔,一想到淘汰赛最后5分钟山呼海啸的安菲尔德,还是会觉得头皮发炸。
我总以为有两个净胜球,才能去安菲尔德;三个,大概就稳了吧?
但还是没想到安菲尔德的绞肉机,是如此可怕。
终于阿诺德虚晃一枪,给奥里吉送出那脚神鬼莫测的角球助攻。
说句题外话:阿贾克斯先前淘汰尤文图斯,基本可说是跑垮了斑马;对热刺那场,他们的单边人数优势横向拉扯也表现很好——跟今天利物浦两边横传拉扯的人数优势,有异曲同工之妙。
二十年前吧,那时国内足球舆论普遍热爱拉丁派(包括欧洲拉丁派),看不上拼抢型球队。1998年世界杯,哪位解说员老师还说过句俏皮话,“挪威那种风格就是,自己拿球时不会踢,进不了球,你一拿球他来抢你,哎,他就会踢了。”
而现在全世界顶级球队,一支接一支,都在搞整体阵型、空间压迫、人数优势呢。
了解自己位置的非天才(比如利物浦的这些位,没了萨拉赫菲尔米诺罗伯逊照样踢),比找不到自己位置的天才(比如上亿身价的库蒂尼奥),能爆发出更凶狠的战斗力。
接下来的时代,也是如此:越严密如机器,越所向无敌。
1、头条易读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文内容来自“张佳玮写字的地方”微信公众号,文章版权归张佳玮写字的地方公众号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