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为会员▲收听音频
五周年返场福利,8.8折抢会员
就贸易而言,整个世界像一个国家或者民族,在那里各个国家无异于各个个人……一个国家在贸易上的损失,不只是一个国家的损失,而且是整个世界的割裂,因为所有各个部分,都是联结在一起的。
——诺斯《贸易论》
文 / 巴九灵(微信公众号:吴晓波频道)
“如果没什么爆炸性的东西或丑闻,广交会就实在没什么能引起大众关注的点。”
但就在广交会结束的第三天,新华社爆出:美方拟在5月10日将2000亿美元中国输美商品的关税从10%上调到25%。昨日,这一决定正式实施。
贸易摩擦就此升级,广交会逐渐“没落”的话题随之再次引发热议。
而此前,从4月15日正式开幕,到5月5日第三期结束的整整20天时间里,传统媒体稀稀落落的几条新闻像是例行公事,自媒体上以高度重复的经验帖和科普帖为主,#第125届广交会#的讨论量也仅有惨淡的413条。
第125届广交会吸引了来自
210个国家和地区的20多万名境外采购商
圈内人忙于交易,圈外人少有关注。这个走过半个多世纪,影响着整个中国外贸、经济发展的展会,在我们的生活中像是隐了形。
采购商数量和出口成交额
再次双降
广交会的“没落”,从来不是一个可以用严密的逻辑推演出来的真命题。
即便如此,一些数据还是可以作为参考,比如采购商人数和最终累计出口成交额。在外贸圈中,这两个数据算是公认的相对准确、有趋势性的指标,代表了整个市场对中国产品的需求。
据小巴了解,在最近落下帷幕的第125届广交会,这两个数据分别是195454人、297.3亿美元,同比2018年春交会分别下降3.9%、1.1%。
对于这组数据,广交会新闻发言人、中国对外贸易中心副主任徐兵给出的解读是:
今年我国外贸发展面临的国内外环境依然严峻复杂,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加,出口面临较大下行压力。
这可以算是对整个大环境的官方解读。无独有偶,在这一届广交会的开幕仪式上,徐兵也曾预言过:
受国际经贸形势等多方面影响,预计今年采购商到会形势“面临压力”。
如果我们把时间的维度拉长,会发现这一现状早有端倪:
数据来源:广交会官方统计
如果不是堵车
我都不知道今天广交会
其实,小巴前面提到的一些数据,往往是圈外人在谈起广交会“没落”这一话题时,才会被反复提及。
真正的广交人,都是一二十年浸润其中,个中滋味不言自明:
十几二十年前,广交会上的一个订单可以让一个厂商走向世界。现在广交会上的大大小小的产品都差不离,狼多肉少,更何况基本没有采购商带着钱来下单,钱花完才回去。
只要不是第一次参加广交会,就不会太过激进。对我们来说,维持老客户是重心,新客户不会超过20%。
在广交会上能接触到优质客户的机会很少,虽然一天也能收到百来张名片,但八九成都没有结果……
而为了对这样的外贸形势有更直观、深刻的体会,小巴还在开幕式当天飞到了广州。
在这里,全球贸易形势的不确定性带来的间接影响,悉数显现。
首先是广交会的周边经济。
相较于传说中的一票难求、一房难求,去往广州的机票和当地的酒店预订,并没有想象中的困难:
当天仍有机票,提前两三个小时预订仍有特价酒店。只是机票价格从平时的3-4折变成了8折甚至全价,酒店价格翻了2-3倍。
4月16日上午8:30
去往广交会的大巴上
广交会期间,小巴和入住酒店负责接送的工作人员简单聊了聊,她说前几年酒店房间会早早地被预订一空,酒店和广交会间来回的接送大巴也都挤满了人,不像今年,稀稀落落的总坐不满。
其次是广交会的周边人员。
在谈及广交会时,微信名为“广交会证件办理”的小哥告诉小巴,他在这一行干了8年,再也没见到广交会回到高峰。
而今年比较有意思的是,不止一个人跟他吐槽过在当前的大环境下工厂效益不好,没什么单子可接。
“所以,他们都一窝蜂地跑到广交会来接单,带动了广交会的价格,平均每个展位价格涨了10000块钱,五金的站位价格涨了15000-20000块。”
对广州人而言,广交会的存在感也逐渐式微,“如果不是严重堵车,我都没意识到今天是广交会第一天”。
欧美采购商数量再下降
创新成广交会新口号
至于全球贸易形势的不确定性带来的直接影响,以及广交会衰落这一话题长久存在的原因,怕是要走进展会,才能窥探一二。
为了简单明了地呈现,小巴将他们划分为两个群体:采购商和参展商。
广交会官方对前来的195454名采购商做过一个数据统计,其中来自欧美的似乎不少。但与去年春交会一作对比,就会发现事实并非如此:
数据来源:广交会官方统计
展会现场的反馈略微负面:美国和欧盟的经济增长预期下调,不少参展商表示欧美订单下滑比较明显,很多客户都在等待中美经贸磋商的结果。
而去年中国对美国的货物进出口金额数据,也的确不怎么漂亮。
数据来源:《2018年统计年鉴》国家统计局
即便今年3月中国以美元计价出口同比增长14.2%,远超预估的7.3%,也没让外贸圈太兴奋,“只是个暂时现象,影响不大”。
这背后的影响因素,有2008年经济危机后欧美国家的经济出现拐点,近几年来全球经济增长速度趋弱;也有中美经贸磋商带来的各种不确定性,让大家对下单变得格外谨慎。同时,专业展会的分流,还有东南亚制造业崛起的原因也需要考虑在内。
但最核心的原因,在于“中国制造”—— 参展商提供的展品高度同质化让他们难以下手。
据小巴了解,在迅猛扩张的年代,创新不被保护,抄袭者没有前期投入,价格战打得风生水起。广交会上的很多中国公司都是从“复制—改良”这样的路径发展而来的。
因为廉价的劳动力和生产资料而进入中国沿海地区寻找贴牌工厂的国外采购商,甚至会拿着看中的样品到处询问各个厂能给出的最低价。
这直接导致广交会里能看到的水壶、电饭煲等小家电都大都差不离,各种建筑材料更是怎么看都类似。
但好在越来越难以成单的今天,“自主品牌”“创新”渐渐成了广交会上的高频词。那些围满人的展位,要么是品牌过硬,要么是代表高科技新趋势。
广交会现场“美的”的展位
围满了境外采购商
这算是广交人多年来难得的改变,至于传说中使用互联网来改变供应商和采购商之间的交流方式,在老广交人身上,实在难觅踪迹。
广州有一个先天的优势:商贸。
从宋朝的市舶司,到清朝的十三行,广州自古以来就是中国对外贸易的中心。明清时期,整个中国只开放一个广州,就如同整个日本只开放一个长崎。
毫无疑问,在那个闭塞的年代,天命不凡的广州成了唯一的对外窗口,全国各地的人都要来到这里才能直接接触外面的世界。
而依托广州而生的广交会,直接打开了通向世界的一扇大门,国内老牌的大型外贸企业都是从这里走出去的。
1957年第一届广交会
广交会一路走来,已有整整62年。
62年来,861万境外采购商来到这里参与了中国故事,看到了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的历代变革,如今闹得沸沸扬扬,全球关注的贸易磋商就是其一。
美方加征关税消息传出的第一时间,小巴找到了当时在广交会上遇到的参展商,想问问他们对这件事的看法。
比起聊到过往时滔滔不绝的样子,这次他们似乎有些漫不经心——中国高新技术产业迅猛发展,那才是贸易摩擦的源头。
“去世博会,去高交会,”他们说道,“你去那些高科技产品聚集的展会看看。”
广交会里都是故事,而答案已经不在这里了。
本篇作者 | 十七 | 当值编辑 | 郑媛眉
责任编辑 | 郑媛眉 | 主编 | 魏丹荑
5月11日-5月12日母亲节
为妈妈精选8门好课8.8折
点击此处▼查看详情
1、头条易读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文内容来自“吴晓波频道”微信公众号,文章版权归吴晓波频道公众号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