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镜:潘达斯奈基》
神剧《黑镜》在去年圣诞季推出的圣诞特别篇《黑镜:潘达斯奈基》出人意料地扑了街。不仅在国内的评分网站豆瓣上只收获了6.9分的低分,在剧中扮演天才程序员Colin的英国演员威尔·保尔特(Will Poulter)也因为剧集引起的网络批判,宣布退出推特。
这部剧集引起巨大争议的原因当然是因为其游戏一般的交互式体验设计。比如在电影的开头,是程序员Stefan在一个早晨醒来,脑中萌生出一个想法:将交互小说《潘达斯奈基》开发成一款游戏,而Stefan的父亲正在准备早餐,这时候观众就要为主角做出第一个选择了:是要吃白糖莎翁还是玉米片?
通过这种方式,观众可以在观影中做出不同选择来影响剧情走向,电影有5个不同结局,所有支线剧情的总时长达312 分钟。
电影《黑镜:潘达斯奈基》片段
称赞者认为这部剧集开创了一条全新的影视制作之路,观众可以在观看过程中深度影响到剧情的发展;批评者则认为这次的尝试噱头大于实质,无论观众做何选择,结局都是注定的那几个。
这种争论没有固定答案。我们目前还不知道互动视频未来成熟的形态是什么样,但能够确定的是,当用户可以通过选择完成一次对内容的“创作”,这已经颠覆了观众的“看者”身份。内容与观众连接方式的转变,将真正成为娱乐形态的分水岭,而我们正身处其中。
电影《黑镜:潘达斯奈基》片段
拥抱“Z世代”
一个重要的数据是,观看在线视频的用户年龄正变得越来越小。根据比达咨询发布的《2018年中国在线视频市场年度报告》显示,主要在线视频APP八成以上的用户年龄在35岁以下,25岁以下的用户比例更是超过了三成。
世界终究是属于年轻人的,年轻人到底需要什么样的内容、什么样的观看方式也就成了各个在线视频平台思考的方向。而知乎上的一个说法颇值得参考,即人们娱乐的动机和通过娱乐达到的目的自古至今没有变,变的是生产力进步后带来的更多可能。
每一代的年轻人也许都是生产力进步的受益者。比如电视的出现就给人类社会带来过巨大的改变,马歇尔·麦克卢汉(Marshall McLuhan)在《理解媒介》一书中强调,电视不只是娱乐工具,还是制造现代人心灵、改变整个生活情境的新力量。比如孩子们因为同样可以看到电视中呈现的关于大人世界的描述,儿童时代与成年人时代的界限因此变得模糊了。
这种趋势在新的媒介时代甚至更加明显。在公众领域,那些出生于1995年乃至2000年之后的年轻人也被称为“Z世代”。他们小的时候,电视早已不再是吸引他们注意力最大的媒介,取而代之的是带有各种屏幕的智能设备,因此曼彻斯特大学组织心理学教授凯利·库珀(Cary Cooper)给这个群体起了一个特别的名字:"屏幕动物"。
电视、电脑、手机、平板,不同的屏幕带来了不同的可能性。库珀就非常强调屏幕背后互联网的重要性,在他看来,因为成长于社交媒体和即时通讯都非常发达的时代,Z世代的年轻人们善于表达,乐于分享,敢于直言。“我要发声,然后去改变这个世界。”库珀认为,这是这个世代人群的典型心态。
改变世界当然不容易,但他们想要发声的愿望却已经被在线视频平台充分放大了,比如弹幕的出现。弹幕文化的兴起也许是年轻人与在线视频之间最佳的互动模板。最初,它只是流行在特定网站的一小群人的小众文化,但最近几年,弹幕已经成为了各大在线视频网站的必备功能。
那些让人捧腹大笑的弹幕
<<左右滑动观看>>
在学术界看来,弹幕本身绝不只是好玩而已,它体现了用户在观看视频过程中参与度的提升。北京电影学院教授张献民把弹幕称为“庶众的狂欢”,因为它改变了精英艺术“少数人创作多数人看”的单向传播链条。
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网络传播系则发文指出,弹幕对视频文本进行随心所欲的二次加工,承担了一定的对视频文本编码和解码功能;同时,还将原本零散的用户聚合为一个团体。这些都体现了弹幕文化下用户地位的提高:用户在传播过程中的作用更加积极,具有更强的影响力。
这种深度参与的吸引力很快就从年轻群体中扩散开来,成为了一种大众文化。弹幕之外,制作cut(精彩集锦)内容、倍速观看、特定视角剪辑……在线视频呈现的方式越来越丰富,观众在这个过程中逐渐变成用户,甚至纷纷参与到内容生产的过程中来。随着用户对个性化内容的需求让以用户体验为中心的传播模式成为主流,各个平台也借由各种新技术和新功能提供更加自由的个性化服务。
哈佛大学法学院教授凯斯·R·桑斯坦(Cass R. Sunstein)对此曾生动地描述:在互联网时代,我们能够在海量信息中随意选择我们关注的话题,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定制报纸和杂志,每个人都拥有为自己量身定制一份“个人日报”的可能。
在移动时代爆发
在这种变化趋势下,带有互动性质的视频观看方式似乎极为合理地出现在了人们的想象中。在此之前,尽管人们越来越多地使用智能手机这样的设备观看视频,可是至今都还仅仅是换一个设备播放而已,观看的内容与传统电视等媒介并无区别,没有什么针对新设备做出大的变动。
但是互动式内容就不一样了,从操作性上来看,它是专属于智能化设备的内容形式。每一次的交互选择都要依靠观众手中的智能设备或者是遥控器实现,坐在大银幕前的观众显然无法体会其中的乐趣。
尽管受到了很多负面评价,但Netflix产品负责人托德·耶林(Todd Yellin)仍然觉得《黑镜:潘达斯奈基》的尝试意义重大。“我们在观察到底什么样的剧情能够引起观众的共鸣,而什么不能。”耶林说。在他看来,这是观众第一次握有了故事发展的选择权。
从社交媒体的反馈上看,对这种尝试持积极态度的人大都惊异于这种类似解密游戏式的观看体验,只不过它在“形式”下的功夫超过了“内容”,让一些对内容更感兴趣的观众有些失望。而这也是互动视频面临的最大挑战:如何平衡新的观看形式与传统内容输出之间的关系。
Netflix的试水为应对这种挑战开了一个好头,爱奇艺作为国内在线视频平台的代表,也开始加入其中。在刚刚过去的爱奇艺世界·大会上,他们发布了全球首个互动视频标准(Interactive Video Guideline,简称IVG),并计划推出互动视频辅助制作工具平台——互动视频平台(Interactive Video Platform,简称IVP)。
作为一次新的尝试,这份互动视频标准从分支剧情、视角切换、画面信息探索和X因子这四个方面对互动视频的制作设定了指导方案。“我们发布互动视频标准就是为了让互动剧制作的难度更低”,爱奇艺CTO刘文峰这样解释他们的想法。
爱奇艺首席技术官
兼基础架构和智能内容分发事业群总裁刘文峰
除此之外,今年上线的网剧《古董局中局》也在一支宣传短片中进行了相关尝试,用户可以控制剧中的主角选择不同的剧情走线和故事路径,获得不同的故事结局。YouTube官方在4月中旬也表示,一个新的部门将在公司知名制作人本•瑞耶斯的领导下,开发有趣的互动节目和专题直播。
随手一翻,国内外几乎所有的大型在线视频平台都在进行类似的尝试。也许很快,我们就能在这些平台上看到主流的互动视频内容了。
爱奇艺带入式互动影视作品
《他的微笑》片段
从某个角度看,人类的娱乐进化史也是社会变迁史,随着媒介和用户习惯的变化,人类潜在的原始需求也在不断释放。有了电视之后,我们在晚饭后会被绑在客厅的电视前面;有了更加娱乐化的电脑,电视又变的没那么有趣了。
从互动视频的出现,我们也许能够对未来娱乐形式的发展有更多的畅想。娱乐的终极形态或许能随时随地“定制”我们想要的内容。在这个过程中,互动视频只是其中一个阶段。面对这种变化背后潜在的深远影响,不管政府、社会、企业还是个人,我们都应该从现在开始着手准备应对它。
(图片来自互联网、爱奇艺、unsplash)
策划:三联.CREATIVE
作者:梓晨
微信编辑/设计排版:王思涵
⊙文章版权归《三联生活周刊》所有,欢迎转发到朋友圈,转载请联系后台。
1、头条易读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文内容来自“三联生活周刊”微信公众号,文章版权归三联生活周刊公众号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