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帅哥乔治·克鲁尼铁了心要当导演了。
上次改编科恩兄弟的剧本《迷镇凶案》,Sir给了差评。
马特·达蒙和朱丽安·摩尔也没能拯救这部空洞说教的电影。
今年他终于回勇。
还是黑色幽默,还是美国社会讽刺剧。
这才是该有的样子——
《第22条军规》
二战尾声。
意大利的皮亚诺萨小岛。
空战结束后,从飞机上走下来一名士兵。
一张沾满血迹的脸。
一片求救的哀嚎声。
他越走越远,浑身赤裸,走过引擎着火的战斗机边。
站在浓雾里呆滞地望着前方几分钟,他开始向远处怒吼。
疯了。
这名疯掉的士兵,叫约塞连。
圣安娜空军基地里的轰炸机机组学员。
本来军营的生活格外愉悦,不紧不慢,等着战争结束全身而退。
我想着等我结束训练了
战争也就结束了
可是呢,计划赶不上变化。
由于战事延宕,约塞连训练结束后,还是不得不上了战场。
但也还好。
他的工作就是当轰炸机飞到战场的指定地点,投弹就行了。
有明文规定,只要飞行任务做满25次之后,这一批的轰炸机机组成员,就能退伍。
25次,好像每天打一次卡,一个月不到就能回家。
想得太美了。
二战末期,虽然胜负方已成为定局,在意大利上空也几乎没有德国空军。
但每一次上战场,他们还是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
随时随地还是有被轰下来的可能。
比如,隔壁的战友上一秒还问你晚上吃不吃火锅。
下一秒,他就被轰出机舱外,正好贴在了你的飞机玻璃前。
25次,是一个机组人员精神压力的极限。
每一次的任务都是一次赌博。
赌自己能不能活着回家。
25次,又是他们永远完不成的目标。
这个轰炸机小组却偏偏遇上了一个,只求战果,不管死活的教官。
一次次提高他们的飞行次数后,从25,到35,最后达到了55次。
无论约塞连跑得多勤快,永远赶不上教官随口报出的飞行任务量。
倒霉的约塞连,不是没有对策。
他装病,扮疯。
因为军规规定:疯了,就不用飞了。
但这个时候,医生却提醒他,在军营里有——
第22条军规。
这条军规平时不生效。
一旦你“疯了”的时候,它就出现了。
第22条军规说,如果一个人还担心自己的安全,说明他的神志清醒。
也就是说,当你提出自己精神出现了问题,无法操作安全操作飞机。
恰恰证明了,你还保持着最后的理智。
你无法自己疯掉。
只有长官说你疯了,你才能疯。
这就是一个逻辑的死胡同。
约塞连,开始是想尽办法跑赢游戏规则。
但后来发现,这不是游戏。
而是每个人被迫遵守的社会生存法则。
《第22条军规》改编自约瑟夫·海勒的同名美国小说。
在这本小说里,他更像写的是自己的故事。
二战爆发后,海勒应征入伍,在地中海科西嘉岛的美国空军基地担任轰炸手。
跟约塞连相比,海勒在意大利和法国上空执行过了60次战斗任务。
比约塞连还要多9次。
在他的小说里,这座美国空军军营就是一间疯人院。
也是一处缩小版的美国社会。
里面有因为名字叫梅杰·梅杰(Major·Major:也有梅杰少校的意思)的中士。
因为军队里缺了位少校,就随便把自带军衔的他,提为少校。
而这个徒有其名的梅杰少校,对指挥、文案工作一无所知。
他在办公室里指挥起来,只能让人想起沐猴而冠这个词。
书里还有一个可以拿出来当段子讲的故事。
德·科弗利少校的离奇失踪。
而始作俑者,也是约塞连,他知道飞博洛尼亚的任务就是个自杀行为。
约瑟连不得不想了个狠招。
半夜将指挥图上的轰炸线上移几度。
还跑去指挥官帐篷里,在指挥官睡得迷迷糊糊时,说美军空军已经拿下博洛尼亚。
睡糊涂的指挥官根本没有确认过这个事实,就跟上头报告了这件事。
而傻乎乎的德·科弗利少校,相信这个在军营里传开的假消息。
第二天兴致勃勃跑去博洛尼亚,去想着占领这栋楼当军队的司令部。
在他一把扯掉门口的万字旗,推门进去之后发现.....
一帮的德国士兵在里面开会。
德·科弗利少校傻了。
德军也傻了。
从此,就再也没有德·科弗利少校的音讯了。
这群人可真怪。
还记得那个“第22条军规”吗?
没有人能够说自己疯了。
所以每一个疯掉的人,只好继续假装正常着。
直到这个军营里,再也没有一个正常人。
假装正常的代价是什么?
约瑟连的战友麦克瓦特,开着飞机俯冲向战友游泳的海滩。
这充其量就是一场恶作剧。
但飞机的控制杆突然,失灵。
噗的一声。
站在甲板上的战友,沾在了飞机玻璃上。
麦克瓦特,也开着飞机撞向了海滩上的山坡。
活生生的战友们,下一瞬间,变成了两具尸体。
在这个年代,谁都会背着几条人命,如果都去负责,可能会累死。
约塞连也不例外。
他指错了报道的帐篷,害死了新来的小士兵。
在得知这个消息的时候,他还是淡定的吃了口土豆泥。
用一句“shit”就盖过了他此时的慌乱。
他的注意力不集中导致任务失败。
间接害死了自己的好兄弟,一名机尾射手。
当他怕再一次害死新来的机尾枪手,让他坐在飞机侧方时。
飞机这一次侧方引擎受袭击,新来的机尾射手又死了。
在战争中,约塞连最常听到的一句话就是:感谢你们的牺牲。
但他不需要被感激。
他只想活下去,把控好自己的小命,不是要冲着牺牲去浪费的。
小说里,约塞连就是一个小虾米。
在他看来,任务完成,自己就可以活着离开了。
这是一种工作。
而不是一种义务。
他以为,自己只要完成了任务,就能回家了。
但终于发现,自己玩不转这个模棱两可的社会游戏。
在一次飞行中,有一个这样的细节。
投放炸弹的时候,约塞连把一只手伸出了窗外,扣着战友尸体粘在玻璃窗上的血迹。
他觉得恶心,也觉得害怕。
甚至他以为扣掉了这个,就可以当做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
在这个不允许疯掉的地方。
他不可抑制地疯了。
疯掉的只有他吗。
想想看第二十二条军规后,还有第二十三条,二十四条:
你必须幸福。
必须正能量。
必须和所有人一样正常。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编辑助理:小田不让切
1、头条易读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文内容来自“Sir电影”微信公众号,文章版权归Sir电影公众号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