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朋友圈

电磁辐射有害吗?远离电磁炉辐射,你要知道这几点!

作者:健康时报 来源:健康时报 公众号
分享到:

06-15


健康时报
权威健康资讯,因专业而信赖!


本文指导专家:

中国家用电器研究院副院长  曲宗峰


 


天气再热,也挡不住大家对火锅的执着。尤其在家把电磁炉一开,涮起火锅来更是极方便,电磁炉不仅加热快速,而且火候也轻松掌控。但是!很多人并没有意识到,这种围着电磁炉吃火锅的轻松与惬意,背后却隐藏着健康隐患——电磁辐射有伤害!


你所不知道的电磁辐射!


其实,电磁辐射广泛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只要存在着交变的电场或者交变的电流,交变的电压就会产生电磁场,继而产生电磁辐射。


中国家用电器研究院副院长曲宗峰介绍,随着我们的家电产品的日益自动化,我们家电产品的电磁辐射比原来的强度大了许多。电磁辐射按能量高低分两种:电离辐射和非电离辐射。


1
电离辐射:

例如,核泄漏、医院的X光透视等都属于电离辐射。


电离辐射会破坏人体组织里分子和原子之间的化学键,可能对人体重要的生化结构与功能产生严重影响。最容易为辐射所伤的身体部分包括肠胃上皮细胞以及生成血细胞的那些骨髓细胞。电离辐射对人体健康的伤害是非常严重的,我们应该尽量远离。



2

非电离辐射:

与电离辐射相比,非电离辐射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要弱很多,但是也不能够忽视。


如果接触过量的非电离辐射,或者长期接触强的电磁波,也会对人体的精神系统、免疫系统、生殖系统等产生影响。例如日常我们接触到的电脑、手机、家电产生的电磁辐射都属于非电离辐射。


孕妇、老人、儿童以及抵抗力低的病人,由于其自身免疫力不同于普通人群,在受到电磁辐射后,自身健康产生危害的风险要高于普通人群。


电磁炉辐射是有行业标准的!


电磁炉的辐射属于非电离辐射,合格的电磁炉产生的电磁波绝大部分分布在锅底,形成闭合磁场,“磁”外泄较少,使用相对安全。


国内针对电磁炉产品,有一定的行业标准,但目前还没有国家标准。在QB/T1236轻工行业推荐标准中,引用了国际EN62233:2008标准中的部分条款,规定了电磁炉W值不得超过30%(W指电磁辐射加权结果)。W值低于30%的电磁炉都可以生产,现在市面上大部分品牌电磁炉的电磁辐射约在20%-30%间。


然而我们忽略了几点影响电磁炉安全的因素。


>>>>

影响因素一:市面产品良莠不齐


电磁炉市场仍然存在着质量参差不齐的问题。2019年1月,《消费者报道》整理分析了全国各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公布的2018年主要类别家用电器抽检情况,其中电磁炉的抽检合格率为74.5%。


我们在选购电磁炉时,一定要选择正规厂家生产并通过行业标准以及相关安全认证(例如EMC标志、EMF标志)的电磁炉,注意电磁炉检测报告中的辐射数据,并与安全标准作对比,尽可能选择W值相对较低的产品。 


>>>>

影响因素二:使用方式不得当


电磁炉对人体的伤害还与使用的距离和时间相关!在工作中,紧贴电磁炉处的W值可能会超过100%,甚至更高。离它15厘米,辐射衰减75%,离它30厘米以上,辐射衰减90%。而接触辐射的时间越长,危害也会随之增加。


以围着电磁炉吃火锅为例,在涮烫食物的过程中,人的肢体以及其他部位,其实离电磁炉距离非常的近。并且,吃火锅通常是“持久战”,边吃边聊,吃累了休息一会还可以继续战斗。长此以往,辐射对身体的伤害会不断累积,影响我们的健康。


远离电磁炉防辐,记住3点!
1
时间防护:缩短使用时间

人体受到的辐射的累积剂量是随时间延长而增加的,因此,避免长时间使用电磁炉可降低辐射危害。


2
距离防护:保证合理的使用距离

人体距离辐射源越大,受到的辐射危害越小,因此,在安全的距离范围使用电磁灶可避免电磁辐射的危害,建议使用距离在30厘米以上。


3
源头防护:减少场所暴露对健康的影响

选择W值较低的电磁炉产品,从源头上降低所在场域的辐射。W值越低,对人体的影响越小。防电磁辐射设计的电磁炉产品,其电磁辐射指标优于未使用防电磁辐射设计的电磁炉产品。


据悉,国内目前的电磁灶电磁辐射标准共分为三个等级,分别为一级W<8% ,二级8%≤W<20% ,三级20%≤W<30%。一级代表目前国内家用电磁炉辐射的最低等级,可以将辐射对人的影响降到极小。


那去哪找辐射相对较少的电磁炉呢?


日前,九阳在北京发布了——防辐射电磁炉F2,F2是中国家用电器研究院认证的首款将电磁辐射等级降为一级的电磁炉,W值<8%。F2在其产品内部采用了——防辐射U型线盘、防辐射聚能环、抗高压变频、低辐安装等核心技术,最终降低至行业标准的五分之一以下。对于担心辐射的人来说,是不错的选择。


 



参考资料:

①2019年3月6日消费者报道《2018年度抽检报告之电器电子篇:大家电总体合格率较高》(作者:卢婉珊)

阅读38993
举报0
关注健康时报微信号:jksb2013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即可关注
声明

1、头条易读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文内容来自“健康时报”微信公众号,文章版权归健康时报公众号所有。

评论
更多

文章来自于公众号:

健康时报

微信号:jksb2013

邮箱qunxueyuan#163.com(将#换成@)
微信编辑器
免责声明
www.weixinyidu.com   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本站收录微信公众号和微信文章内容全部来自于网络,仅供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禁止一切商业用途。其中内容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如果您发现头条易读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本站声明:本站与腾讯微信、微信公众平台无任何关联,非腾讯微信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