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全国两会上,共有86位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是来自基层一线的扶贫干部。他们中绝大多数是村两委干部、驻村第一书记、帮扶干部等。而今天,央视财经《经济半小时》将从村支书马银萍的故事讲起。
△央视财经《经济半小时》栏目视频
40岁的张小银,是甘肃省镇远县临泾镇席沟圈村的兜底户。所谓的兜底户,是指那些没有劳动能力,用尽各种办法都无法脱贫的贫困户。张小银在几年前患上了鼻癌,如今病情越来越重,而他最放心不下的就是自己两个正在读书的儿子。
在进京参加两会之前,作为全国人大代表,村支书马银萍赶到张小银家看看能做些什么。
△马银萍与贫困户交流
像张小银这样的贫困户,眼下在席沟圈村还剩65户191人。按照计划,2019年,村里还要脱贫32户112人。严峻的现实,让村支书马银萍很是着急。为了杜绝已经脱贫的贫困户因为思想上发生波动,再度返贫,马银萍几乎每天都要抽空去这些贫困户家里跟他们聊聊。
△马银萍与贫困户交流
风风火火,这是43岁的马银萍给我们留下的第一印象。为了解决村民们最平常、最真切的需求,她几乎每天都说到口干舌燥,忙得脚不沾地。12年前,马银萍还是镇原县远近闻名的养猪大户和致富带头人。马银萍在大笔经济收入和村支书的取舍之间犹豫,最后选择村支书,关停了养猪合作社,以“致富带头人”身份进入村两委班子。
△马银萍
2017年,镇原县开始在全县范围内推广万寿菊和中草药等经济作物的规模化种植,引导贫困户改种经济作物,并与企业签订收购合同,农户不仅不用为销路发愁,而且一亩地利润相较于种植传统农作物还能增加2000多元钱。可是半年过去了,这个规划在席沟圈村却迟迟无法推进,主要是一些村民的工作始终做不通。眼看着春耕就要来了,马银萍再次和村两委入户做动员工作。
△马银萍入户做动员工作
在马银萍好说歹说下,只有一户村民的工作做通了。但接下来,马银萍和村两委的其他干部却连续遭到了拒绝,村民们还是觉得种植传统农作物省事,思想工作不好做通。
如今,马银萍早已是村民心中事事靠得住、致富有门路、365天从不关机的村支书。
△央视财经《经济半小时》栏目视频
四川省北川县擂鼓镇,五星村村主任余绍容也是个远近闻名的“女汉子”。2008年“5·12”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在五星村所有房屋损毁的情况下,她带着老百姓翻山脱困,五星村在2016年完成了脱贫摘帽。不过眼下,也遇到了新问题。
△北川羌族自治县擂鼓镇五星村
五星村历来就有种植黄连的传统,但地震过后,村里的800多亩耕地只剩下了400亩,人均还不到一亩地。没有地,发展黄连产业就形同虚设,于是,这些年来,余绍容带着五星村村民跑遍了整个北川县城,终于在30公里外的这片山上找到了适宜规模化种植黄连的土地。可是要去种植黄连的地方,车子只能走到半山腰,接下来的山路只能下车走上去。这条路,余绍容已经记不清走了多少遍。
△余绍容上山
村民们有发展意愿,可是村里却没有足够的土地。第二天,余绍容决定带着村民们去距离北川120公里外的平武县租地。
△余绍容
三个小时的车程,余绍容和村民代表来到了平武县南坝镇水关乡天鹅村。经介绍,余绍容直接找到要流转土地的天鹅村村民赖方明。这场“谈判”开局并不顺利,由于之前有过把土地流转出去种黄连的失败经历,赖方明有些犹豫。不过,好在经过中间人的撮合,赖方明同意把地流转给余绍容。但按照经验,余绍容如果租用赖方明的地,需要按照对方的要求在规定时间进行还林,而赖方明需要通水、通电、通路。可是现在,要修通这三公里多的山路需要差不多20万元,赖方明拿不出这笔钱;而对于余绍容和五星村的村民们来说,这同样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余绍容还是要努力去争取。
△余绍容
2019年,余绍容准备的是《关于解决贫困地区骨干交通瓶颈进一步巩固脱贫成效的建议》,由于北川县境内山大沟深、自然条件恶劣,地形复杂,特别是受5·12特大地震影响,自然灾害频发,余绍容希望以改善交通作为突破口,为当地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保障。
半小时观察
习近平同志在二〇一九年新年贺词中提到,“我时常牵挂着奋战在脱贫一线的同志们,280多万驻村干部、第一书记,工作很投入、很给力,一定要保重身体”。
为了让邻里乡亲一起脱贫致富奔小康,两位全国人大代表苦干、实干,她们就是绽放在扶贫攻坚道路上的“铿锵玫瑰”。而来自扶贫一线的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数量的增加,体现了中央对脱贫攻坚的高度重视,也体现了社会各界和广大群众对一线扶贫干部的高度认可。我们相信,这么多扶贫一线的干部当选为代表、委员,必将有效激励广大扶贫干部的斗志,全面打好打赢脱贫攻坚战。
“
从两会代表委员看扶贫“绝活”
转载请注明“央视财经”
来源:央视财经《经济半小时》
本文编辑:王艺燃
觉得好看,点这里
1、头条易读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文内容来自“央视财经”微信公众号,文章版权归央视财经公众号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