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收藏,这些专家能够更好更快攻克打通完全堵塞冠脉血管这个最后的堡垒!
动脉粥样硬化会引发心绞痛,也会形成血栓导致心梗或猝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植入心脏支架,是主要的治疗方法。
但是同样的支架手术,有人可能半小时就做好了,有人三个多小时还没做完,这是为什么呢?
花费手术时间长的,很可能是慢性全阻病变(CTO)。这是血管完全堵塞时间3个月以上的病变。
解放军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心血管内科副主任汝磊生教授介绍,因血管长时间堵塞,血管内的斑块往往弥漫且伴有钙化,所以开通起来比一般的血管更加困难和耗时。“而且因为完全闭塞后,造影看不见血管走形,手术医生等于是夜间行车,十分困难。”
“由于这类手术非常复杂,手术时间是一般介入手术的3~4倍,有时候几个小时只能完成一台手术”。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心导管室副主任葛雷教授这样介绍,冠脉慢性全阻病变,也被看作是冠脉介入治疗医生需要攻克的最后一个堡垒。
冠脉慢性全阻病变并不罕见,数据显示,在常规冠脉造影检查中,大约有25%~30%的患者可以见到慢性完全闭塞。
“在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每年支架介入手术近20000例,如果一台手术需要三个多小时,那么一天肯定无法做完这么多患者。”阜外医院冠心病中心副主任、冠心病五病区主任窦克非教授介绍。
很多疑难的慢性全阻病变患者必须转移到胸外科开胸搭桥。但一些老龄患者,以及伴随身体其它疾病,又难以耐受搭桥手术。对于这部分患者,如果介入手术能成功开通,一定能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难题摆在眼前,怎么破?医生们都把注意力转向开辟新的手术方法、创新手术器械。
近年来,美国人发明了ADR(正向内膜下重回真腔技术)专用器械,为慢性全阻病变的开通提供了一套创新方法和器械。
“就如同我们通往目的地的路被完全封堵,常规做法是在被堵住的路两头努力开通,但实际上往往效果和效率不佳。使用ADR(正向内膜下重回真腔技术)专用器械,如同从完全封堵的路旁边另开一条小道,绕过完全封堵的地方,最终到达要去的地方,降低难度且缩短了时间。” 汝磊生教授介绍。目前对此做法,业内也在不断讨论。
“增加一种方式总是好事。一个成熟的术者对于复杂的慢性全阻病变介入治疗,在不同的情况下,要能够及时转换策略,这样才能更好完成。”专家们普遍认为,中国医生完全可以在对传统介入治疗充分掌握的前提下,探索出适合中国介入医生自己的一条路。
因此,从2015年开始,波士顿科学公司通过推广Hybrid治疗理念,培训ADR(正向内膜下重回真腔技术)术式专用器械的使用。大大提高了冠状动脉慢性全阻病变手术的成功率和安全性,缩短了手术时间。
与此同时,中国介入心脏病学大会对熟练掌握这项新手术的专家授予认证,以期帮助更多介入医生掌握介入治疗新技术,造福更多患者。
以下名单敬请收藏
↓↓↓
这18位医生都是这个领域手术的高手
(专家排列按姓氏拼音顺序)
5位Hybrid CTO(冠状动脉完全闭塞病变混合策略)带教术者:
窦克非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内科管委会副主任,冠心病中心副主任,冠心病五病区主任、主任医师,教授
李成祥 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心脏内科副主任医师
罗建方 广东省人民医院血管病诊疗中心主任、血管病二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
葛 雷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内科教授、主任医师,心导管室副主任
汝磊生 中国人民解放军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心血管内科副主任,主任医师、教授
13位Hybrid CTO(冠状动脉完全闭塞病变混合策略)独立术者:
陈纪言 广东省人民医院心内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
李 悦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科学教研室副主任,心内科五病房主任,主任医师、教授
贺 勇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心血管内科冠心病专业组长,副主任医师,副教授
李 妍 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心内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
荆全民 中国人民解放军北部战区总医院主任医师、教授
金泽宁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急诊危重症中心心内三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
宋 丹 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心内科副主任,介入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
宋 雷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内科管委会副主任,高血压中心副主任,高血压病区副主任,主任医师
唐熠达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内科管委会主任,内分泌与心血管代谢中心主任,主任医师、教授
杨海波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
赵 林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
赵 杰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副主任医师
郑金刚 中日友好医院心脏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
1、头条易读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文内容来自“健康时报”微信公众号,文章版权归健康时报公众号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