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奴隶社会的第 1823 篇文章
题图作者:Dung Ho。
作者:格雷,一名追求良质的舌尖圈外企中层职人,一名热爱文学的故事控咖啡馆作家。本文来自:格雷札记( ID:Book_Movie_Music )。
随着女儿的成长,一个巨大的困惑开始逐步伴随着我,那就是,我时常拥有一种对孩子的自责情绪,而这种自责情绪又时常让我感到无所适从,不知所措。
这种自责情绪的起因是,我既不知道应该如何平衡自己的工作时间与带娃时间,也不知道应该如何在保持自我掌控与为娃牺牲自我之间自如切换。时常感到对于女儿有不少亏欠,甚至担心偶尔的缺席会影响她的性格成长。
▲ 作者女儿脚丫,拍摄于巴厘岛金巴兰海滩。
有人形容带娃为一种时间黑洞,因为你永远不知道带到什么程度,带到多久算是个好父母。那些牺牲了工作牺牲了自己全力陪伴照顾孩子的父母被广为歌颂,而那些因为拼搏事业或追求自我发展而些许忽略了孩子的父母则背负着沉重的压力与枷锁。
大家广为流传的话语套路主要是:
你看人家老李的女儿,老李老婆辞了工作全力陪同,最后考上了清华大学。
老张一天到晚在外面玩命赚钱,钱赚了那么多又能怎样?你看看他把儿子放纵成了什么样子。
我们的社会对于父母有过多的要求与期待,而大量的所谓科学研究又不断强化父母教养对于子女成长的决定性的作用。让为人父母成为了一件不那么轻松甚至极为沉重的工作。
被史迪芬·平克,查理·芒格等广泛推荐的心理学家朱迪斯·哈里斯的教育心理学书籍《教养的迷思》提出了一个颠覆三观的观点:子女的人格发展与父母的教养无关。也就是说,你怎样对待你的子女与他未来成长为什么样毫无关系。
这个观点乍看令人咋舌,可循着作者的思路走下去却觉得有点道理。问几个问题,为什么一对父母同样的教养下教出的几个兄弟姐妹人格各异?为什么不怎么会说英文的美国新移民的子女却能操一口流利的英文?为什么丘吉尔从小被保姆带大几乎没怎么见过父母却也成为了伟大的人物?到底是因为父母的教养而产生了优秀的孩子还是优秀的孩子促进了父母更好的教育?
如果遵循家庭教育,尤其是父母教育占据孩子成长主要因素的观点,那以上的问题根本就无法回答了。
那么,如果父母教养假说不成立,是什么决定了孩子成长中的人格和教养呢?朱迪斯给出的答案是 — 同辈,就是子女们的小伙伴,同学,好朋友,舍友们。
▲ 插图作者:Aleksandra Mikolajczak
人从小就有融入集体并不显示特殊性的诉求,大部分人都不想当少数人群。而整个同辈间的氛围,教养水平,习惯喜好甚至用语习惯都会直接影响一个人的人格养成。我一直好奇两岁半的女儿是如何获得与她爸爸妈妈奶奶爷爷奶奶完全不同的口音的,现在才知道是来源于她托班的小伙伴们。
回忆我自己,我出生成长在中国的边陲小城。从中学开始,好学生与坏学生就形成了泾渭分明的两个门派,为了区分学生,学校也人为地划分了普通班和重点班。
在普通班里,一个渴望学习,甚至渴望进入重点班的同学会被视为异类,甚至叛徒。因为那个氛围下,抽烟喝酒打架泡妞才应该是主流,这也让那些本来拥有某些学养而有机会成长的孩子在这样的同辈文化中丧失了机会。
而在重点班中,一个渴望自由,时而真情流露时而怒发冲冠不愿意每天坐在书桌前做题的同学也会被视为异类,他在课堂上挤眉弄眼发出声响会招来同学们鄙视的眼神。在这个氛围下,好好学习每天做题才应该是主流,久而久之,那些本来可能会成为坏孩子的学生最终也说不定考上了一个不错的大学从而改变人生。
我曾经和一个一路名校的朋友聊他对于名校之有名的看法,他的回答当时就让我意外,他告诉我:“上海中学之所以和其他学校不同,我觉得老师也就那样,是那些同班同学的素质确实比一般学校高出不少,在那样一个教室里掉跟针都听得到,所有人都无比自觉主动学习提高的环境下,你很难不成为一个好学生。”
那难道父母就一点作用也没有了吗?其实不然,我并不认为父母教育对子女教养完全没有关系,可我确实赞同其并不占据主导因素。
朱迪斯的书对于我们最大的指导作用就是,父母在照顾教育子女方面大可轻松一些,而不必过分遵循某些如“政治正确”一般的新式育儿法而丧失自我痛苦不堪。毕竟,和子女一起享受的美好时光才是最重要的吧。
除去对于子女人格教养的影响,父母对子女的作用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首先,父母自己的成长完整发展成功才有可能为子女提供优质的同辈环境,所以,父母自己活出精彩成功的人生至关重要;
其次,虽然父母教育对于孩子人格教养没有直接联系,可是父母与子女间幸福的亲情关系却极大程度上影响着子女成长中的幸福指数;
第三,认清了父母教育与子女人格的关系,父母才能更好地把握自己在子女人生蓝图中的位置,从而作为辅助而非主导地为子女人格成长保驾护航;
第四,父母应该尽可能保护子女的身体健康,从而让子女在同辈中不至于因为身体特异而被特殊对待(这种对待会带来人格成长的种种问题)。
回到文章的开头,读完这本书,我开始变得没有那么的焦虑。因为我发现,家庭与工作,自我与牺牲之间的矛盾好像本就不是矛盾,家庭与工作都是为了全家的福祉,工作时不内疚没能好好陪伴孩子,陪伴孩子时更不会自责于工作的减少,只有这样,才能整体增加对待工作与家庭的质量;而如果不把养育子女当作必须拥有标准答案的任务,那所谓牺牲就不存在了,因为养育陪伴的过程中,自我也在不断更新迭代着。
最后,附上我非常喜欢的书中第一页的那首纪伯伦的《你的儿女其实不是你的》:
你的儿女,其实不是你的儿女。
他们是生命对于自身渴望而诞生的孩子。
他们借助你来到这世界,却非因你而来,
他们在你身旁,却并不属于你。
你可以给予他们的是你的爱,却不是你的想法,
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
你可以庇护的是他们的身体,却不是他们的灵魂,
因为他们的灵魂属于明天,属于你做梦也无法到达的明天,
你可以拼尽全力,变得像他们一样,
却不要让他们变得和你一样,
因为生命不会后退,也不在过去停留。
你是弓,儿女是从你那里射出的箭。
弓箭手望着未来之路上的箭靶,
他用尽力气将你拉开,使他的箭射得又快又远。
怀着快乐的心情,在弓箭手的手中弯曲吧,
因为他爱一路飞翔的箭,也爱无比稳定的弓。
- END -
推荐阅读
作者:
你读到的只是冰山一角,看经典热文,点击菜单。
有感悟想和大家分享,
请给邮箱 nlsh88@163.com 投稿吧。
欢迎转发分享;对话框输入“转载”即可了解授权详情;未经授权,不得用于微信外的平台。
1、头条易读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文内容来自“奴隶社会”微信公众号,文章版权归奴隶社会公众号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