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朋友圈

这位朋友,你贵姓啊?

作者:新周刊 来源:新周刊 公众号
分享到:

04-20

本文经授权转载自博物(bowuzazhi

作者:信浮沉 顾森


大概十年前,我到南方出差。早起刚要出酒店,就听到身后大厅里发出尖厉的女人喊叫声:“先生,别!先生,别!!”


咱自幼受英雄主义教育,这种事岂能坐视不理!于是我调头就回了大厅,怒火中烧地在角落里偷偷观察。

只见一男子在前面走,酒店服务员在后面追:“别先生,别先生,您的发票掉了!”——哦,原来这位先生姓别......


大哥,姓个啥不好啊,姓别!幸亏我抑制住了自己的正义感,不然这要打了你或者让你打了,这咋算啊!


这是我第一次知道有“别”这个姓。

跟妈姓?原来都是!

图片来自:全景网

中国到底有多少个姓氏?你不妨来猜一猜。(卖个关子,答案后文给出)


我们生来就有姓氏,自然而然。那古人呢?什么时候开始有的姓氏?为什么要有姓氏?


最早的时候,人只有名字——与其说名字,不如叫代号,就像今天的阿猫阿狗,春花铁柱一样,能便于指代就好。

图片来自:《九品芝麻官》

人之所以有姓,是为了“远禽兽,别婚姻”——人口多了,流动性大了,几代之后难免近亲也不认得,来个姓就能有效避免近亲繁殖。


中国的姓在母系氏族阶段就有了,最早以图腾崇拜为姓,大家都随妈妈。

中华姓氏图腾

倒也不是不想随爸爸姓,只是在原始的杂婚状态下,实在搞不清自己爸爸是谁。

上古时期,相传中原地区有八个大姓——姬、姜、姒、嬴、妘、妫、姚、姞(或妊),母系性质根本不加掩饰。今天的姓一半来源于此,比如王就来源于妫(guī),李就出自于嬴。


当然,这并不是全部,据顾炎武先生等人研究,先秦古姓至少在二十个以上。不过后来人口太多,有些亲戚传了很多代,血缘关系已经很淡了,可姓一样,还是不能结婚。


全国每二十个人里可能就有一个不能结婚的,还让不让人谈恋爱了!

所以,在姓的基础上,又出现了氏。氏是姓的分支,可以理解为大家族。同姓不同氏,已经够不亲了,可以结婚生育。比如孔子,其实姓子,孔是他家的氏。到后来,姓氏逐渐混用,到西汉完全合一。


现在全国的前100个大姓里,有97个都是由氏衍生的,真正的“姓”只有姜、姚、任(即妊)三个。

jiāng

yáo

rén

发明姓?相当随意!

古姓不够用就衍生出“氏”,“氏”不够用又衍生出新的“姓氏”。有的人和家里闹翻了,就发明个新姓;有的畏罪潜逃,发明一个;有的就是单纯的不喜欢自己的姓,难道不能发明一个吗?反正古代也没照片。


发明来发明去,姓就越来越多了。要说发明姓的思路,那可真是相当随意。


最讲究的是用封地或所在地当姓,比如齐、鲁、秦、吴之类,最早都是被分封的国名。

战国七雄图

如果祖宗混得不够好,只被封了邑(城池),用邑名也不错,比如姓邯郸的“郸”。如果混得再不好,就只能用“区级”行政单位了,比如东郭,南郭之类。


混得更不好,西门也是可以的。

如果您是“职业姓”类的,那祖宗的“地位”就更明确了。比如姓陶的,祖上多是陶匠;姓屠的多是屠户;姓巫的就是搞封建迷信传统文化工作的。


当然,贩夫走卒只是一部分,也有露脸的职业姓,比如司马、司空、司徒。如果您姓这几个姓,多半祖上是国家级领导,位列三公,放到今天也是政治局常委水平的,相当厉害。


还有“进口姓”——外族并入或流变来的姓氏,比如慕容复、令狐冲、独孤求败,这几位武术表演艺术家的姓就都是北方少数民族姓的音译。

图片来自:《东邪西毒》

在发明姓氏这个问题上,全世界人民都是一样的,比如我们的近邻日本,山口、井上、小泉,也都是以地为姓。甚至有几个日本姓和中国完全一样,比如林、马、新垣。


哦对,据记载,冲绳的新垣姓应该是明代迁居琉球的闽人三十六姓中林姓之后,所以,你们的新垣结衣小姐姐祖上很可能是中国人,这算“出口姓”。

新垣结衣小姐姐

西方人也差不多。


以英国为例,有以地名为姓的barden、caton等,有以地理为姓bank(河岸)、easter(类似于姓东方)等,有以职业为姓的bell(敲钟的)、usher(看门的)等,甚至还有单纯用颜色的,比如常见的green格林和brown布朗,相当省事。


不过,英国在1538年才立法要求人人都要有姓,所以英语世界的姓氏丰富程度比咱们国家低很多。

生僻姓?学不过来!

好了,现在揭晓开头的答案。据中科院遗传所统计,中国姓氏多达11960个,其中单姓5327个,复姓4329个,三字以上的姓2313个。


目前仍在使用的姓氏约3050个。

图片来自:全景网

所以,姓“别”也没有什么好奇怪的,毕竟好多人连3050个汉字都不认得呢……

很多姓你连听都没听过,比如边、菲、接、扶、滚,这些姓虽然属于小姓,但基于咱们的人口总量,姓的人也挺多。


这还是认识的,还有好多连字都不认识的。翯、粲、畋、璩、笪、蒯……这几个姓也还算相对常见,能对应上一些古代名人。具体念什么自己百度吧,我反正都认识(不认识的我没挑)。

有些姓你明明认识,可是一念就错。比如说“区”,当姓时候要读“ōu”,仇读“qíu”,朴读“piáo”。这些现在都算常识了。再如能姓要读“nài”,缪要读“miào”,句要读“gōu”,这就有点难度了。


还有一些姓,有不止一个读音,这是什么情况?这说明这个姓有不止一个来源。比如说“覃”,作姓氏时常读“qín”,不过也有读“tán”的,这一支就和“谭”姓同源。还有读“xún”的,主要是四川的一支。


再如“鄂”这个姓,有的读“è”,有的读“ào”。前者是汉姓,后者是满族姓的流变。《聊斋》里有个角色叫鄂秋隼,评书演员都读“ào”。根据成书时间和故事推断,他们都读错了,这个人基本不可能是满族人,应该读“è”。

电影《胭脂》中的鄂秋隼

还有的姓,虽然只有一个读音,但却有多个字。比如三国时期袁绍手下的大谋士逄纪,也写作逢纪,这两个字在古代是互通的。但是读法要遵从“逄”字,读“páng”。某著名学者在电视讲座里念“féng”,是知其一不知其二了。



关于姓氏的知识,就讲到这。你知道哪些好玩的姓氏吗?或者有什么姓氏怪异的朋友?可以在下面留言和大家分享,让我们互相嘲笑一下。



推 荐 阅 读

点击标题即可阅读全文


南京的忧郁不是历史给的


每隔几个月,就有人提醒我买不起房


我们分析了3447个地铁站

发现了中国城市地名的秘密




阅读38627
朋友 
举报0
关注新周刊微信号:new-weekly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即可关注
声明

1、头条易读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文内容来自“新周刊”微信公众号,文章版权归新周刊公众号所有。

评论
更多

文章来自于公众号:

新周刊

微信号:new-weekly

邮箱qunxueyuan#163.com(将#换成@)
微信编辑器
免责声明
www.weixinyidu.com   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本站收录微信公众号和微信文章内容全部来自于网络,仅供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禁止一切商业用途。其中内容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如果您发现头条易读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本站声明:本站与腾讯微信、微信公众平台无任何关联,非腾讯微信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