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朋友圈

华人首富家族,祸起“长子接班” | 企投会

作者:吴晓波频道 来源:吴晓波频道 公众号
分享到:

05-09


文 / 企投会(微信公众号:吴晓波频道)


近期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第一季度全球个人电脑(PC)出货量,联想集团位居全球第一。


这家中国科技企业重返行业榜首的背景,是全球PC市场连续八年下滑。


计算机——20世纪最重要的发明,一直是全球竞争最为激烈的行当。如今,全球前六大PC企业(依次为联想、惠普、戴尔、苹果、宏碁、华硕),中美两国各占三家,合计瓜分了80%以上的市场份额。


东芝、三星等日韩PC品牌,与曾经广告火遍中国的神舟电脑一道,渐渐被市场所遗忘。


原本,一家由中国人创办的公司——王安电脑,可以深刻地改变计算机市场格局。可惜的是,在行业即将进入爆发增长的前夜,这家华人企业早早地陷入败局。



至少对大多数“90后”来说,图上这个人和他的名字——王安,是完全陌生的。


因为他已在1990年离世。


王安是企业家,也是发明家,尽管如今国内的商界和科技界都不太提起他的名字,但事实上他可能是横跨这两个领域最顶尖的华人。


迄今,华人在全球财富的排名,他是最靠前的那一个。


他曾位列福布斯富豪榜美国第五。即便是福布斯2019的中国首富马化腾,排在他之前的,还有14个美国人。


他拥有40项与计算机有关的发明,凭借“磁芯存储器”的专利成为第一个进入美国发明家名人堂的华人,与爱迪生、莱特兄弟等发明家共享荣誉。


用了33年时间,王安从只身创业、第一年公司营收1.5万美元,成为了年收入突破30亿美元、全球员工超过3万人的超级富豪。


哈佛商学院把他的案例写入了教材,但并不是剖析他如何成功,而是研究他为何失败。


在他离世前的三年里,公司亏损金额抵过了33年来累计的利润总额;他去世两年后,他的企业宣告破产。


“我曾孤独地崛起,也当孤独地倒下”,正如《商业周刊》所评价,王安公司的神奇崛起和极速崩溃,是美国现代商业史上最戏剧化的案例之一。


1


神奇崛起又极速衰败


王安1920年生于江苏昆山,25岁被公派至美国留学,获哈佛应用物理学博士后,于1951年在车库中创办了“王安电脑”。


上世纪60年代,王安研发推出了文字处理机,此后又推出了带屏幕显示的桌上电脑“洛赛”。这两款产品大大解放了办公室文秘的劳动力,迅速占领了从白宫到企业的办公桌。


1967年8月23日,王安电脑公司以每股12.5美元上市,当天收盘的股价蹿升至40.5美元。


有了华尔街的支持,加上王安始终亲自掌控着六成以上的研发,王氏企业进入了飞速发展期。


从1977年到1984年,王氏的年增长率为67%,分公司扩充到了全球各地,公司营收达到了30亿美元。外媒盛赞他“是一个总能洞悉正确产品的天才”


80年代初期的王氏,地位不亚于谷歌今天在美国的地位,是最棒的雇主,有最好的福利,最优秀的员工,最出色的产品。


1986年,王安电脑击败宿敌IBM,签下了美国空军4.8亿美元的超级订单。这是王安人生中最辉煌的一年。


“自由女神落成100周年”纪念仪式中,他被选为美国最杰出的12位移民之一,从总统里根手上接过了“总统自由奖章”。


10月份,他在人民大会堂受到了邓小平的接见,总设计师拉着他的手夸赞说:“你在美国很出名,现在是家大业大。这可是你自己奋斗出来的啊!”


盛世之下,危机暗藏。


1986年底,王安淡出日常管理,任命36岁的长子王烈为公司总裁。


1988年,王安电脑的亏损额扩大至4.24亿美元,公司股价从43美元急坠至75美分。


1990年3月24日,王安因食道癌在波士顿逝世,终年70岁。


1992年,王安电脑公司破产。



2

我是老板,我说了算


是什么使一个跨国科技公司在短短的三五年里崩溃了呢?


当然,原因是复杂的。美国绝大多数舆论把王氏的“致命伤”指向了接班问题,认为王安行事很中国化,骨子里是“父子有亲、长幼有序、传宗接代、子承父业”的东方式思维。


1986年11月,接受中国领导人接见回到美国后,王安宣告退居二线,同时不顾众多董事和部属的强烈反对,任命儿子王烈为公司总裁,“他是我的儿子,他能够胜任。”


这让公司上下大失所望,一些追随王安多年的高层管理人员愤然离去,公司元气大伤。


王安的大儿子,既没有他对技术的精通,也缺乏了父辈的雄风。至王安电脑破产,王烈向董事会承诺的十项新产品研发,无一兑现。


接班人能力平平,执掌企业后失误频频,据传王烈第一次以总裁身份主持会议时,根本不知道公司的当下境况;此后出现财务危机,王烈不知舆论公关却大骂银行不仁不义,致使公司财务状况由不佳变为恶劣。


王安培养长子,可谓用心良苦。从高中二年级开始,便安排王烈在公司打暑期工,从装配生产线,到研发和销售的各个部门,有意让他得到全方位历练。交班前,王安还特意把儿子送到哈佛商学院去念了13周的管理课程。


令王安万万没想到的是,长子接班三年,换来的是曾经忠心的员工纷纷离开、曾经忠诚的客户不愿再等新产品面市、曾经笑脸相迎的银行开始步步紧逼。


眼看着公司一季接一季的巨额亏损,一天接一天的股价暴跌,一波接一波的大幅裁员,王安不得不在1989年8月宣布儿子王烈下课,高薪聘请了一位职业经理人管理公司。


除了接班人这一关键问题独断决策,在是否要开发个人电脑的这一转型时机面前,他的固执己见最终导致了王氏的大溃败。


在王安电脑创立25年后,1976年,加州青年乔布斯同样也在车库中,成立了一家名为苹果的电脑公司。比尔·盖茨的微软公司此时也刚刚成立。


此时,王安的文字处理办公电脑正是行销之时,有下属向他报告苹果和微软的消息,建议王氏大力研发面向大众的个人电脑,遭王安以“荒唐”二字回绝。


王安刊登广告嘲讽IBM


王安固执地认为,电脑不可能成为人人可用的日常机器,它是专业的、高效的、有特殊用途的商业产品,不会沦为大众化的、私人化的个人玩物。


后来的故事我们都知道了,随着个人PC时代到来,微软、英特尔、苹果等公司迅速崛起,电脑产业格局在80年代末重新洗牌。


比尔•盖茨曾多次表达对王安的敬意,他说:“如果王安能完成他的第二次战略转折的话,世界上可能没有今日的微软公司,我也不会成为个人电脑时代的英雄,我可能就在某个地方成了一位数学家,或一位律师。”


梳理王安电脑发展史,选择接班人和产品迭代、企业转型这两个重要节点,决定了这家企业的命运走向。在这两个最终关乎生死的时刻,每遇意见相左,王安都坚持了自我决策,不大听得进旁人的建议。


王安的司机有一天听到他在汽车里和人通话,不知为何谈崩了,他生气地说:“我现在都这么有钱了,我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大家长式的明快决断,帝王式的管理架构,在王氏早期的运用非常得力。但到了王氏后期,由于缺乏有效而平等的沟通和民主议事机制,错误的决策无法得到制止,最终导致了大溃败。


王安的一名下属曾回忆说,在王安的脑海里,这家公司是我的,其他的人,都只是帮忙做事的手下,我一手打下的江山,留给谁肯定是我说了算。


这句话听来耳熟:我是老板,我说了算。


“成功难以复制,失败或可避免”,这句写在《大败局》第58次重印版上的封底文字,也许是梳理王安电脑发展史的现实意义。


《避免败局》3天2夜线下大课

吴晓波20年企业研究心得

企业败局“警示录”

点击按钮 ▼ 立即报名

本篇作者 KZ 当值编辑 杨帅

主编 | 魏丹荑 | 责编 | 郑媛眉



《避免败局》3天2夜线下大课,超200个企业案例,吴晓波20年企业研究心得,五大模块深度解读,专业导师把脉企业难题。

点击下图 ▼ 立即报名

阅读38302
举报0
关注吴晓波频道微信号:gh_b09cb640f644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即可关注
声明

1、头条易读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文内容来自“吴晓波频道”微信公众号,文章版权归吴晓波频道公众号所有。

评论
更多

文章来自于公众号:

邮箱qunxueyuan#163.com(将#换成@)
微信编辑器
免责声明
www.weixinyidu.com   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本站收录微信公众号和微信文章内容全部来自于网络,仅供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禁止一切商业用途。其中内容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如果您发现头条易读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本站声明:本站与腾讯微信、微信公众平台无任何关联,非腾讯微信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