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犯罪,一直是全世界都头疼的问题。
最近的新闻,就让鱼叔气不打一处来。
然而,让人心寒的是,由于未成年犯罪的特殊性,这些造成恶性伤害的犯罪者,审判和量刑都要比成年人来得轻。
未成年犯罪的报道越多,网友们就越是争论不休。
究竟是该从轻处理,给年少无知的未成年人一个机会;
还是该降低犯罪入刑年龄,让他们承担起该承担的刑罚?
至今仍没有定论。
不过,不论罪责是重是轻,判刑都不是结束。
更让人担忧的是,受害人至亲该如何面对惨淡的生活,而这些加害者出狱后,是否真的能改邪归正。
隔壁日本刚出的新剧,就让这个耐人寻味的问题重新浮上水面——
《恶党 犯罪者追踪调查》
悪党~加害者追跡調査~
这已经最近半个月,鱼叔第三次推荐wowow电视台出品的剧了。
此次依旧把镜头瞄准了社会问题。
剧作改编自日本知名推理小说家药丸岳的代表作《恶党》。
你们的老公东出昌大,和熟悉的「五郎叔」松重丰同台飙戏,简直不要太过瘾。
虽然只出了一集,但一个接一个的悬念、紧张的故事节奏,已经让观众们给出了豆瓣 8.3 的高分。
要说整部剧最吸引人的地方,莫过于它抛出的灵魂拷问:
那些犯罪者,是否真的值得被原谅?
隐藏在这个问题背后的,正是一桩桩血案。
佐伯修一(东出昌大 饰),是一名私家侦探。
最近,他接到了一项不同寻常的委托。
委托内容很简单,跟踪一名社会人坂上洋一,记录下他每天的活动和行踪。
委托没什么特别,真正的问题,出在委托人和坂上洋一的关系上。
原来,11年前,还是中学生的洋一是出了名的混混,经常欺凌同班同学细谷建太。
以往建太不敢反抗,但这次,洋一要抢走他辛苦打工赚来的钱,而这笔钱正是建太给父亲治病用的。
两方发生了争执,但建太根本不是洋一的对手。
或许是为了立威、或许是一时冲动,洋一狠狠揍了建太,没想到,这没轻没重的出手彻底夺去了建太的性命。
11年后的今天,来委托侦探调查坂上洋一的正是建太的父母。
他们一直被困在痛失爱子的悲伤中。
拿出儿子遇害的赔偿金,全数付给侦探所,要求只有一个:
跟踪调查坂上洋一,看看现在的他该不该被宽恕?
这个问题的判断权,就交给了男主佐伯修一。
在调查中,修一发现,面对曾经失手犯下的罪行,坂上洋一看起来并不轻松。
他无意杀人,却意外铸成大错,内心依然抱有一丝愧疚。
但他认为,自己进监狱蹲了两年,出狱后也找不到正经工作,这已经是对自己最大的惩罚。
坂上洋一,就这么原谅了自己。
于是,他可以心安理得地靠电话诈骗赚钱。
每次在电话里,还要冒用细谷建太的名字。
在修一看来,这无疑是对死者的亵渎。
他毫不犹豫地在报告书里写下了坂上洋一不值得被原谅的结论。
而这个结果,彻底击碎了建太父母的幻想。
他们选择自己动手为儿子报仇,让坂上洋一血债血偿。
承受伤痛多年的两位老人,也因此面临着杀人的指控。
从受害者变成被审判的杀人犯,这样的转变,无疑令人心碎。
修一虽然不忍心看到建太的父母做出如此极端的举动,但他非常理解他们的愤怒。
因为修一自己,也被失去亲人的痛苦所困扰。
多年前,还是高中生的修一,本来生活在一个美满的家庭里,父母相亲相爱,姐姐开朗活泼,还是一个宠弟狂魔。
然而,平静的生活被一群恶魔般的孩子打破。
修一的姐姐惨死在废弃的建筑内,死前还遭受了惨无人道的凌辱和折磨。
更令人愤怒的是,由于这群施暴者都是十多岁的青少年,按照日本的少年保护法,他们的姓名、长相都被严格保密。
修一姐姐的生命永远停在了花季,但这些加害者,只要付出几年的代价就可以出狱重获自由。
这样的惩罚,显然无法抚慰受害者家人的伤痛。
多年来,姐姐死前遭受的痛苦和绝望,始终萦绕在修一的心头。
他做警察、做侦探,都是为了收集信息,找出当年那群暴徒。
可问题是,找到之后呢?
连修一自己,都不知道应该以怎样的姿态,面对这群杀人犯。
如果选择宽恕,自己就可以卸下背负多年的包袱,投入新的生活,可那样又该如何告慰无辜被害的姐姐。
如果这群人不值得宽恕,他是否应该像建太父母那样,手刃仇人,哪怕这样会搭上自己的下半生。
杀害姐姐的那群少年到底是谁,修一又该做出怎样的选择,答案只能等待后续剧情揭晓。
值得深思的是,虽然剧名是「加害者追踪调查」,但镜头里展现的,并不只有加害者的身影,更有受害人家属复杂的心情。
因为加害者的一个错误,他们的生活轨迹被强行扭转。
而另一边,凶手的姓名被隐藏,今后的行踪也将被保密。
受害者家属得不到道歉,也得不到一个确切的答案。
他们能做的,只有去适应失去亲人的生活,去压抑自己的愤怒和痛苦。
这样的伤害,在现实中并不少见。
甚至,现实比剧中的情节更残忍。
日本著名的「酒鬼蔷薇圣斗事件」,就是震惊全国的未成年犯罪。
可怕的是,凶手只是一个14岁的孩子,却极其凶残地杀死2名幼童、还重伤3人。
然而结局令人唏嘘,警方没有披露凶手的姓名,而这位少年犯仅仅七年之后就重获自由。
甚至,他还极度挑衅地出版了自传《绝歌》,详细描述了当年的犯罪经过,并借此获利超过3000万日元。
难以想象,当这些被害儿童的家人,看到沾着鲜血的文字,又会受到怎样的伤害。
另一桩未成年人杀人案「福田孝行杀人案」的受害者家属本村,也曾经发出绝望的叩问:
我对司法很绝望。
原来司法保护的是加害人的权益,司法重视的是加害人的人权。
被害者的人权在哪儿?
被害家属的权益在哪儿!?
如果司法的判决就是这样,那不如现在就把犯人放出来好了,我会亲手杀了他!!
受害者家属的呼号,和现实中层出不穷的的未成年犯罪恶性事件,让日本民众对少年法颇有微词。
不可否认,少年法的出发点是给少不更事、误入歧途的年轻人一个重来的机会。
根据《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的约定,对未满18岁的少年所犯罪行,不应判处死刑或无期徒刑。
但法律也有触及不到的人性盲区。
无法保证,年轻人一定会改邪归正。
值得深思的是,面对未成年不得被判以死刑的原则,受害者家属本村曾经说道:
死刑的意义在于,让一个犯了杀人罪的犯人,诚实的面对自己犯下的错误 ,打从心里反省自己的误行,决心将自己剩余的人生用来赎罪并对社会做有意义的奉献。
······
死刑存在的意义不是报复手段,而是让犯人可以诚实面对自己所犯的恶行的方式。
也许对于受害人的至亲,再多的后续措施也无法弥补伤痛。
但对于犯下错误的年轻人来说:
或许学会负责,学会接受惩罚,才能学会长大。
助理编辑:史迪西
1、头条易读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文内容来自“独立鱼电影”微信公众号,文章版权归独立鱼电影公众号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