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看到了一段视频。小S和宋佳一起参加一个真人秀的节目,杯盏之间,她忽然压抑抹泪,说:
其实,我一点儿也不自信,我觉得自己一点都不会主持。
虽说我这岁数不能说是看着《康熙来了》长大的,但我的第一反应还是和大家一样:“不会吧?!你都不会主持,那华语圈子里有几个人会主持呢?”
然而,仔细回味一下,却又觉得这感觉似曾相识。
以前当别人都觉得我特别能干,特别棒的时候,我也总觉得自己什么都不会啊!这种感觉在每次被提拔之后尤为强烈,总觉得老板看走了眼。
当年我从中国区提拔到亚太区的时候,我就想:
放着那么多新加坡人不选,为什么选我?说不定老板早晚会发现我其实根本不胜任。
几年后,当我从亚太区提拔到全球的时候,我又在想,放着那么多美国人不选,为什么非选我?说不定他早晚会发现这其实是个错误。
上一次虽说我干得不错,但那不过就是幸运罢了,我运气哪有那么好,这次还会再来一次?
现在回过头再看,我其实和她一样深陷“冒名顶替综合症”。
“冒名顶替综合症(Imposter Syndrome)”,是指一个人无法“内化”(internalize)自己的成就,不能从内心里接纳那些外界认可的成就。
尽管已经有种种外在的证据表明了你的能力和竞争力,但仍然觉得自己配不上这样的成就。
别人认为你聪明能干有成就,而你自己却觉得其实不过就是运气比大家好一点罢了。总有一天,运气会用尽的,自己会被别人揭穿的——我就是一个骗子,冒牌货!
这个词汇在1978年第一次被心理学家Pauline Clance和Suzanne Imes提出,他们发现,在那些被社会定义为成功人士的人中,有一批人有一些共同的特征:
被外界认同,但贬低自我;
低估自己的成就,将成就归功于外界因素;
觉得自己像个“骗子”和“冒充者”,他们时刻担心被“发现”,被“识破”,被“撕下假面具”。
娜塔莉波特曼2015年在哈佛的演讲中就曾经说:
毕业12年后的今天,我仍然对自己的价值毫无自信。我必须提醒自己,你来这里是有原因的。 我今天的感受跟我99年初到哈佛成为新生时的心情一样,我感觉肯定是哪里出了错,感觉我的智商不配来这里,而我每次开口说话时,都必须证明我不只是白痴女演员而已。
然而,另有研究表明,很多有“冒名顶替综合征”的人,其实并不是真的不自信。这只是他们形成的一种自我保护的策略。
就像我们上学时总是会遇到的“学婊”,每次考完试都说考得不好,可每次成绩出来的时候都名列前茅。
这样的人其实从小父母就对他们要求严格,为了不让父母失望,他们就用降低别人的预期或者自嘲,来保护自己。
看来“冒牌货”还分真冒牌和假冒牌。患有“冒名顶替综合症”的人通常都有以下几个表现:
特别勤奋
为了避免被其他人“识破”自己是个骗子,他们会比别人付出几倍的努力。这样的努力其实奠定了他们成功的基础,但是同时又给了他们巨大的压力。
为了不出错,他们还会做过分充足的准备工作,并反复检查、纠结于细节(有时可能导致拖延)。
不敢挑战权威,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
因为他们觉得,自己的真实智商和能力有限,提出的问题可能会十分愚蠢,暴露了她们真实的面貌。
所以在学校他们总是那个成绩又好又听话的好学生,在公司也一定是那个努力工作,听领导话的好员工。
尤其害怕失败,不敢走出舒适区进行新的尝试。
他们总是认为,我能够有今天都是幸运女神所赐。她照顾我一时,不可能照顾我一世。我能够走到今天,有现在的成就,已经很不错了。
所以他们的生活一旦发生变化,进入新的领域,就会觉得无比紧张,开始过度努力,却又自我否定的恶性循环。
看到这里,你会可能会觉得,这不是一个成功人士才配得的精神病吗?跟我有什么关系?其实不然,有研究表明,70%的人,都经历过“冒名顶替综合症”。
不信你测一测,以下五个症状,你中几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