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年,由于脱欧的关系,英国频频成为大众探讨的对象。今天,我们不讨论脱欧,从猎奇的角度,来看一看这个老牌强国的子民的有趣的言行举止,以及他们为之自豪的皇家植物园和大英博物馆,从这些好玩又闪光的地方,来一同窥见英国柔软的文化实力。
如何与英国人这种奇妙的“生物”相处?
按照《Business Insider》杂志在2015年6月15日的报道中的说法,英国人是一群既迷人又令人困惑的疯子。为什么这么说呢?
让我们看看几个有趣的现象:英国那些古色古香的小镇的谋杀率堪比洪都拉斯,而且每周都会有一个人在城外的小镇中被谋杀;英国人可以凭借一个人的口音,来断定他的出生地,不是我们中国人说的省份或城市,而是可以精确到街道中的某处公寓;如果你去剑桥,应该可以看到20多岁的小伙子,正拿着一个满是花卉图案的、维多利亚时代的茶壶喝茶;如果你打算排队,请一定确定第一个人确实是在排队买票或进场,并非只是倚着墙休息,因为英国人实在太爱排队了;如果你需要经常与一个英国人互通邮件,在邮件的最后如果看到“X”这个字母,不要以为他打错了,这可能代表一个吻,即使你们不是很熟。
那么,英国人为什么会有如此的言行呢?社会人类学家、牛津大学社会问题研究中心联执主任凯特·福克斯,在自己的书《英国人的言行潜规则》中,揭露了英国人的诸多秘密。就拿英国人普遍的令人感到尴尬的自我介绍来说,为什么一个普通的自我介绍,他们都会表现得如此尴尬呢?凯特表示,要想做一个完完全全无可挑剔的英国人,你就必须在自我介绍和问候的过程中表现得笨拙而尴尬。一个人必须下意识地这样做,要浑身不自在,要硬邦邦,要笨拙,而且最重要的是,要令人尴尬。那些伶牙俐齿、能言善道、信心十足的行为,都属于不当行为,完全非英国式的行为。初次介绍应当越慌张越好,还得用上最拖沓的废话;如果最终需要交换姓名,那么也只能小声嘟囔,手要试探性地半伸半缩,然后笨拙地收回。
英国人对花园有多痴迷?
英国人对花园的痴迷,也是一丝不苟的。从他们对待英国皇家植物园的态度,你就会发现。英国皇家植物园包括邱园和韦园两大部分,邱园的不可替代性在于它的植物多样性,它是三万多种现存植物的家园。150多年来,邱园拥有一支负责现场安全的专业警察部队,该部队成立于19世纪40年代中期。截至2010年,邱园警察部队由17名工作人员和一辆车组成,这意味着它仍然是世界上规模最小的警察部队之一。如果你去过邱园,一定对棕榈屋中心的那株巨大的棕榈树感到震撼,它是世界上最古老的盆栽植物,在18世纪70年代初被植物猎人弗朗西斯·马森收集,如今它长成为四米宽的树干,大约每20年换一次花盆。而且,英国最小的宫殿也建立在邱园中。
既然邱园如此重要,科学家也一定不会错过与它的交锋。牛津大学生态学教授凯茜·威利斯,现任邱园科学主管,他在自己的书《绿色宝藏:英国皇家植物园史话》中,也记录了邱园的传奇经历。1987年暴风雨损毁了英国近1500万棵树,其中也包括邱园的700多棵,一棵种植于1798年的特纳栎树在被连根拔起、又被砸回地面的时候,竟获得了新生,科学家对此百思不得其解。
经过了长久的研究发现:200 年来,由于游人们常常聚集在特纳栎树下歇息,长年累月的踩踏,导致栎树根基周围的土壤硬化,毫不透气。然而,一夜之间,飓风松动了土壤,增强了空气和水的流动性。自那场飓风以来,它长大了三分之一。英国科学家也以此为灵感,为很多老树的根部注入氮气,以促进它们的活力。
英国人推荐游客去哪里看看?
在很多英国人看来,如果没有参观大英博物馆,那么伦敦之旅就是不完整的。因为这座博物馆收藏了大约800万件文物,保存了近200万年的人类历史、文化和艺术,对于任何对人类历史感兴趣的人来说,它都是一个宝库。2017年,英国人统计了他们推荐的大英博物馆必看文物前十名,其中多数人公认的第一名是罗塞塔石碑,罗塞塔石碑可追溯到公元前196年,石碑上刻着包括象形文字、希腊语和通俗文字三种语言,是现代学者翻译埃及象形文字的关键。第二名是埃尔金大理石雕塑,它来自古希腊帕特农神庙的部分雕刻和建筑残件,是由埃尔金勋爵于1801年带到英国。
北京大学中文系陈平原教授在2001年就探访过大英博物馆,按他的话说,就是见识过无数美术馆和博物馆,唯有大英博物馆让他怦然心动和流连忘返。之后,他就这次的经历写了一本书,名为《大英博物馆日记(外二种)》。书中提到,他在观赏中国馆的时候,发现了几尊孤零零的明清造像,他说这自然比不上兵马俑的气势、洛阳石窟的辉煌,但是这里是伦敦,绝大部分观众熟悉的是希腊画瓶,而非三彩造像。将和尚、道士和儒生并排陈列,主要目的是为了介绍以儒释道为主干的中国文化。从文化史而不是艺术史的角度铺排,这正是博物馆与美术馆的最大差别。
关于英国,你是否想要解锁文中提到的好书?以及,还有哪些有趣的文化与现象?快来中读——听“英伦书单 | 老牌强国的柔软实力”,来解密英国的强盛与衰弱、严谨与幽默、古板与浪漫。让我们跟随这份英伦书单,开启一段干货满满的、欢乐的英伦之旅。
01《英国:优雅衰落》
“英国之所以仍保有相当的国际影响力,源于它为当代世界制定的规则和秩序,小到邮票的使用,大到国际语言的通行,英国文化与我们息息相关。”
▲点击图片可收听书中详细内容
02《英国浪漫主义诗歌史》
英国浪漫主义诗歌不是几个诗人灵感的产物,不是突然从天而降,而是有一个欧洲的背景和一个历史的上下文。
▲点击图片可收听书中详细内容
03《绿色宝藏:英国皇家植物园史话》
如果没有1987年的飓风提供动力,我们不会做出这些变革。有句老话说得好:凡事利弊并存,福祸相倚。
▲点击图片可收听书中详细内容
04《英国人的言行潜规则》
“英国人觉得“做生意”是件尴尬不雅的事,至少部分是出于对于任何金钱事务的非理性憎恶。”
▲点击图片可收听书中详细内容
05《大英博物馆日记(外二种)》
“大英博物馆里,也不是没有国人耳熟能详的“宝贝”,比如顾恺之的《女史箴图》便人藏此问;但常设展的主要功能在于传播知识,确实不必要“劳动大驾”。”
▲点击图片可收听书中详细内容
1、头条易读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文内容来自“三联生活周刊”微信公众号,文章版权归三联生活周刊公众号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