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朋友圈

4+7落标流标品种,反击开始了!

作者:赛柏蓝 来源:赛柏蓝 公众号
分享到:

05-10

来源:赛柏蓝(发自上海)   

作者:半夏 


“4+7,落标产品惨死,中标产品残生”。

 

在5月9日~10日召开的2019中国DTP及处方药零售大会上,一位业内专家发表上述独到观点。赛柏蓝在大会现场了解到,4+7对于外资药企是策略问题,内资药企则是生死问题,必须活下去才能活的更好。


(来源:赛柏蓝)

 

赛柏蓝5月9日报道的文章引起高度关注。可见4+7带量采购对行业的影响还在蔓延,无论对药企还是医院。

 

4+7后,医院有哪些变化

 

在2019中国DTP及处方药零售大会上,中国医药物资协会DTP分会秘书长张小平分享了他和某医院财务科科长关于第一批4+7的对话。

 

问: 4+7规定的量能不能完成?为什么?

答:肯定能完成。因为医保局规定医院采购必须达到规定的量,达不到就要扣钱,所以量肯定能达到。

 

问:药企现在能不能及时拿到钱?

答:能,因为如果医院不给药企钱,医保局就不给医院钱,所以医院必须要按照规定把钱给到药企。

 

问:国家希望通过带量采购降低药价破除以药养医,提高医疗服务价格来解决医生收入下降问题,医院目前的情况是这样吗?

答:在我们这儿达不到,现在主要还是靠政府补贴。医生收入没有实质性的上涨。

 

问:医生现在心态怎样?

答:看医院哪些产品比较赚钱,然后走院外。

 

此前在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国家医保局副局长陈金甫表示,4+7药品集中采购试点进展超预期。


截至4月1日,11个试点城市已经全面启动。截至4月14日24点,25个中选品种在11个试点地区已完成了约定采购总量的27.31%。从各地进度来看,4+7执行是完全没问题的。

 

但从以上对话我们可以发现,医院、医生的收入仍然存在一定问题。同时,在带量采购、控制药占比、医保控费等压力下,医院处方正在外流,院外市场正在发展。

 

带量采购加速处方外流

 

近年来,国家在政策上一直在努力推进处方外流。


近年来处方外流主要文件


随着医药分开持续推进,处方外流趋势逐渐清晰。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1、公立医院取消药品加成,药品由医院的收入项变为成本项,公立医院经营药品动力下降。

 

2、带量采购等招采政策出台后,药企品种进院的利润空间大幅下降,需要寻求新的院外市场以量补价。在医院、药企等合力下,处方外流进程加速。

 

兴业证券分析认为,4+7带量采购刷新了药品最低价中标记录,未来带量采购模式逐步全国推广是大势所趋。

 

在新的招采体系下,药品营销传统的代理商、医药代表模式遭受重创,处方药进院价格将大幅下降。除了大量的药企品种流标外,部分药企在综合考虑政策、成本、收益的基础上,也可能选择主动弃标。流标及弃标处方药品种转向拓展院外市场,这将显著加速处方外流。

 

零售市场,将迎大发展

 

互联网医疗平台妙手医生联合创始人罗东滔对赛柏蓝表示,虽然药店没有工业企业这么关注的药品招标,但是实际上,很多的药品招标政策的变化对工业、药店都很多指向性的作用。

 

他认为,院内药品尤其是自费用药,会逐步从医院药品目录剔除出来。因为,全国很多地区医保局已接手招标工作。在医保介入之后,大部分高端用药很可能会从公立医院转移出来,对于院外药房来说,这是大家要密切关注的。

 

据兴业证券分析,零售药店承接处方外流的趋势性机会已经到来。处方药的类别包括常用普药、慢病用药、辅助用药、新特药、专利药等。

 

零售药店承接处方外流的主要品种


代理商/CSO公司咨询费、会议费、广告费等大量大额发票频繁入账,药企如何证实“CSO业务资金合同发票”的真实合规性?推广、咨询、调研等各类型业务分别需要哪些业务证据?税务重点关注哪些?无票支出如何处理?5月13-14日在上海召开“两票制+国地税数据库合并,2019医药企业营销财税筹划与合规升级研讨会”。咨询电话:400-1000-198

扫一扫快速报名



阅读38839
品种 
举报0
关注赛柏蓝微信号:MIC366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即可关注
声明

1、头条易读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文内容来自“赛柏蓝”微信公众号,文章版权归赛柏蓝公众号所有。

评论
更多

文章来自于公众号:

赛柏蓝

微信号:MIC366

邮箱qunxueyuan#163.com(将#换成@)
微信编辑器
免责声明
www.weixinyidu.com   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本站收录微信公众号和微信文章内容全部来自于网络,仅供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禁止一切商业用途。其中内容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如果您发现头条易读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本站声明:本站与腾讯微信、微信公众平台无任何关联,非腾讯微信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