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朋友圈

陈春花:成为领袖,你要先学会领导自己

作者:正和岛 来源:正和岛 公众号
分享到:

04-17


作 者:陈春花

来 源:春暖花开

        (ID:CCH_chunnuanhuakai)

很多人无法真正成为领袖,其实是他领导不了自己,或者约束不了自己。在「戈14沙8」活动现场,陈春花老师告诉大家如何通过训练你的认知和能力,让你能够拥抱环境、拓展无限可能,做自己的领导者。



其实每一次出征前,我都觉得是一个新的挑战。虽然每一届我们都要去那个地方,但实际上对我们自己来讲,每一届都等于重启,都在重新认识我们自己。


我们出发,是为了回家。这个「家」有几层含义:第一是我们所在的学院,这是你最重要的支撑;第二是各自的家庭,那是你另外一个重要的支撑;第三是我们的内心,那是自我的一个支撑。


所以我今天跟大家分享的就是,我们怎样去拓展自己的认知和能力以及我们对自己的重新认识。


要成为自己领导自己的那个人


我们很想成为一个领导者,但事实上真正能够成为领导者的并不多。《时代周刊》1987年11月刊的封面文章问「谁在掌管美国?」答案是「这个国家需要卓越的领导者,却没有人堪当大任」。


其实我们在任何时候都非常需要卓越的领导人,但实际上很难找到我们称为卓越的领导人。


「领导力」这个词在十九世纪末开始出现。在哈佛大学图书馆的索引里,这个词的索引有170多万条;在亚马逊上有关领导力的著作,有18万本。所以可以想见,领导力是极度被关注的。


我们之所以关注它,是因为我们大多数人都希望找到真正的领袖,还有一部分人非常希望成为真正的领袖。但事实上我们发现,无论你去找领袖,还是你希望成为领袖,都不容易。


为什么领袖如此的重要?而为什么如此重要的领袖,我们这么难找到?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想真正成为领袖的人,需要一个最重要的条件,就是你得领导你自己。很多人无法真正成为领袖,就是因为走到最后,他其实领导不了自己,或者约束不了自己。


我常常跟企业家交流,我说,对于企业家来讲,最后的挑战实际上是对自己的管理,而不是你去管理别人。我们如果要成为自己真正领导自己的那个人,我们需要的挑战到底是什么?我想这大概就是我们走向沙漠、走向赛道很重要的一个检验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你会看到一个人:玄奘。他能够让人类拥有智慧,让文化穿越边境,让我们看到人与人之间真正的认同和内在的定力,就是因为他能够真正地领导他自己。


他用17年的时间走了5万公里,一个人一步一步把它走完。在17年的时间里,他真正领导的其实只有他一个人,他所引领的智慧,已经没有国界,没有时空,没有所有的隔阂,让我们在一个共同的智慧下,心性得以成长,人类得以进步。这就是真正的领袖。


我之前没有到阿育王寺的时候,我对玄奘没有那么深的理解。当我第一次走到阿育王寺,我最深的感受就是,我终于理解玄奘西行以及玄奘本身所表达的最本质和最真诚的「以一己之力量,却的确可以推动进步」的这样一种感受。


我们来到国发院,来到北大,我们常常说我们最重要的是家国情怀,是独立,是自由,是担当,是民主,是科学。这所有的一切,它的核心其实就是我们如何推动人类的进步。所以我们在走向赛道的时候,我也希望你理解,这不是一个比赛,更大程度上是你对自己的一个认知过程。


怎样成为一个真正能领导自己的人?应该有两个训练:一个是训练你的认知,让你能够理解环境;一个是训练你的能力,让你能够拓展可能性。


我们很多时候不能成为自己的领导,是因为我们对环境的把握上不够,我们常常抗不住诱惑,抵抗不了挑战,接受不了更大的冲击,这说明我们的认知不够。当我们不能够真正领导自己的时候,常常是因为我们发现自己有局限性,很多问题我们无法去解答。


事实上,如果你有认知,你就能够真正地拥抱环境,当你真正拥有能力的时候,你会发现其实是有无限的可能性。


你的认知能力可以面对一切挑战


我们怎么去理解认知?其实从2018年开始,我就反复跟大家讲,我们今天最关心的不是「不确定」,我们最关心的应该是「确定」是什么。因为「不确定」一定是存在的。在「不确定」一定存在的情况下,我们最需要做的就是把「确定」找出来。这就有一个很重要的要求,就是认知能力。


比如赛事途中下雨了,你没有带伞,你感觉你挡不过这个雨,但你没有做任何准备,你就会焦虑。但是认知能力够的人,就会告诉自己说,这是我检验身体反应速度够不够的时候,这个我们就称之为认知。所以认知能力其实是你怎么认识世界,它依赖于你自己内在的心理条件。


如果你的认知能力够的时候,你对外部的所有环境、各种知识以及客观世界的东西,你都可以接受,你自己本身就可以有非常强的概念来接受所有的不确定。所以我们今天实际上比任何时候对认知的要求会更高。

有一次我去一个500人的会场讲话,突然停电了,所有人都非常紧张,我在讲台上,话筒没有声音,光全部没有,屏幕也不亮,一瞬间全黑。但是我没有动,我的声音没有停,我就没有任何停顿地一直讲。


当我在一直讲的时候,反而整个会场静到了最后一排人都可以听到我说话,就这样延续了15分钟。之后电来了,大家都热烈地鼓掌。


我想这种反应的动作其实就是你认知的能力。当你遇到完全变化的时候,你心里要有一个定力,这个定力来源于你自己的认知。


你只要相信所有人来听你的声音,而不是必须要看到屏幕,不是必须看到你这个人,不是必须有电,你就可以一直讲下去,不受任何的影响。



认知从定义上来讲,有五个方面的能力。

言语信息:你可不可以回答「世界是什么」这个问题的能力。


智慧技能:你可不可以回答「为什么」和「怎么办」这种问题的能力。


认知策略:你有没有一种意识去调节和监控自己认知过程的加工。


态度:也就是你的情绪反应,你自己的情绪稳定性到底够不够,你可不可以告诉自己你的态度其实会影响你整个学习行为的过程。


动作技能:你可不可以协调你的肌肉和所有的动作的一致性。比如特别冷的时候,你会打一个冷颤,那个天然的动作就在协调你跟外部的关系,在你内部调动了冷颤之前的七倍的热量。所以你一定要相信,你的身体有非常强的力量,只是我们自己的认知到底做出这个努力了没有?



我希望大家能够有这个力量去面对现在外部所有的不确定。

我常常讲一个故事,西西弗斯,这是一个触犯了天神的人,所以天神惩罚他。这个惩罚非常残酷,就是给他一个巨石,让他快推到山顶的时候,又把巨石打到山底,他只好重新推。


但是他永远推不到山顶,他从此就在往复做这一个毫无意义的动作。在哲学上来讲,就是你在毫无意义当中,可不可以活下去?


西西弗斯的伟大就在于他最终找到了一个方法,就是他相信命运就是让他做这件事情,巨石掉下来,推到接近山顶,继续掉下来,继续推,他不再挣扎,他很安逸地去做这件事情。


所以他的眼中,不再是巨石,不再是大山,他眼中只有一件事情,他可以接受这个挣扎,不会再难受。他让这个巨石、挣扎和环境成为他生活的一部分,所以这个时候,他最重要的力量来源于他跟这些的共生。



我最近常常想到这个哲学神话故事,其实就是在想,我们今天遇到的一切,其实我们都是要接受的。


当你走向赛道的时候,一定会发现有很多东西跟你设想的不一样,有很多的挑战跟你的准备不一样,有很多你遇到的问题其实你想都没有想过。


可是当你很安然地去接受、接纳和拥抱它的时候,你就告诉自己这就是你要接受的。当你发现更多的人能够有力量超越你,你必须以一个很慢的速度,慢慢在这个赛道上走的时候,你也要接受。


你的重要性不在于别人比你跑得快,而在于你能够把自己走好,这就是认知的能力,你就会像西西弗斯一样,所有的挑战对于你来讲,只是一种接受和一种必须拥抱的环境条件。


我希望你能亲自感受一下玄奘所有的努力。


当他功成名就,已经完全走到人生最高峰的时候,他是怎么做选择的;当他花五年的时间走到菩提树下,看到他最想要的结果竟然是虚无,这样的打击他是如何接受下来的;而当他跟当时所有的高僧辩经之后,没有人可以超越他,他已经到了被他穿过的一只草鞋都要被万人膜拜的时候,他是如何毅然决然地放下,坚持初衷,要取得真经回去。这所有的过程意味他自己认知的清晰和他对世界的看法。


我觉得当你理解这一切的时候,你就会理解一个人真正的认知能力,是可以让他面对一切对他的挑战。我如果不是真的走过赛道,我不会有那么深的感受,这也是很多人问我,为什么你要一次一次地去,其实每一次去都是一个重新清理的过程,你就可以重新地认识自己。


工作是一种修行


所以我就有一个观点:工作其实是个修行。有人说,人生是个修行,我给否掉了。人生应该是一个旅行,因为我们并不知道终点在哪里,我们并不知道我们将遇到什么样的风景。


如果你以一个旅行者的心态去度过人生,你的每一站都是最好的一站,这是我认为比较重要的一个人生态度。但是工作一定是修行,因为工作有三个特点,其实跟修行是一样的。


1.工作就是要持续完善,每一天都比前一天做得好


这种不断地寻求工作品质和不断地努力去做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精进」的过程。在佛学的训练中,「精进」就是达到开悟的办法之一。所以如果你愿意把工作一天一天地做好,其实你已经就在开悟的过程当中。很多人希望跑到深山去修炼,我觉得都不用,你在工作中就可以。


2.我们在工作当中最大的挑战就是约束自己


什么叫职业化?职业化就是一个不断地向自己的个性挑战和斗争的过程。


比如你喜欢很大声地去讲,职业的要求就是,你要先听别人讲;你喜欢按照自己的意愿做事,职业的要求就是,你必须按照共同约定的方式做事;你喜欢把自己变得更加有价值,职业的要求就是,你必须成就团队。


所以你就会发现,职业要求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磨炼心性的过程,而我们修行也就是在磨炼心性。


3.所有的工作品质,就是你人格的呈现


你写出的文章,你做出来的事情,你完成的每一个项目,其实就是你人格的表现。如果你对自己「精进」的要求没有这么高,没有让你的每一个付出都成为人格完善的一种表现的话,那你的修炼其实还有很长的路。


所以我说工作是修行,其实它跟修行要的三样东西是一模一样的,这就是对工作的认知。


认知决定了每一个跟我们发生关联的东西的价值。如果你在认知上有足够能力的时候,你就会发现,每一样事情、每一个相遇、每一个过程……人生的每一步其实都是有意义的。


有人一直问我,现在要做什么,才会对未来有帮助?我就跟他说,把你能做的做到最好,它对未来一定是会有帮助的,我希望大家能够这样去理解认知。所以你在戈壁上不管遇到任何的事情,都是对你认知的一个帮助,你接受它就好。


要用更高更有效的绩效

表达你的能力


我们怎么能够真正地理解能力呢?我们组织行为学最著名的学者阿吉里斯给了一个定义。

能力是在需要与环境之间架起的一座桥梁,为表达需要提供了一个途径。

 ——阿吉里斯(Chris Argyris)



我为什么会很喜欢这个定义?因为这个定义讲得非常有意思的一个地方是,能力是因为需要而产生的。如果没有需要,你发现你就没这个能力。

我举个最小最小的例子,我在网上看到一个故事,一部小汽车迎面就要撞上一个孩子,他的母亲就可以把汽车用手顶住。这不是神话,也不是故事,是真实发生的。原因是什么?


在那一瞬间,她的需要就是她的孩子不能被车撞上,她就把她人生所有的力量在那瞬间爆发出来。没这个需要,你再让她去顶车,就是完全不可能的事。



你一定要记住,能力本身就是一种因为需求产生的东西。所以我们在定义能力的时候,我们一定要以一个很高的标准来定义它。


换个角度说,你就应该用更高、更有效的绩效,来表达你的能力。而这个更高、更有效的工作绩效,你如果把它作为需求的时候,你就会发现你其实可以胜任非常多的工作。但是假设你不是以一个更高、更有效的方式来表达你的能力特征,那你真的就是能力平平。


所以我常常跟很多年轻的同学讲,我说我从来不去预估你们的能力高还是低,因为你们一定是有无限的可能。我们在戈壁里面最重要的一句话,就是你的能力超乎你的想象。


那我们就需要大家理解,能力本身有两部分:一部分是指个性中较为稳定、持久的那部分,我们称之为稳定性的部分;一部分是指通常能习得的具体技能和能力,称之为动态性的部分。我们之所以可以让自己变得更加强大,就是因为能力具备动态性的这个部分。


因此我觉得对于能力来讲,我非常希望你理解它有三个内涵。


第一,能力其实是一种可能性,它是没有边界的。比如你去走戈壁的时候,千万不要认为这四天你就走不下来,你一定能走得下来,只要你一天天走,一步步走。你也不要认为你从来没有写过东西,你就不会写,你要一个字一个字写,你就一定能写出来。

   

第二,能力是知行合一。我们一直强调,能力其实是一个高绩效、更高可能性的一种特征,它一定是要被呈现出来。所以你得想,你得说,必须还要做,你把这三者都做得到的时候,你的能力就会被触摸到。


第三,能力是韧性和速度。你既有韧性,又有速度,这两个组合起来的时候,就会呈现出你能力的结果。


未来领导力

让每个人都有能力掌握未来


我们之所以要参与这个赛事,一是我们每个人的肩上承担国发院的荣誉,我非常喜欢这次的口号「共进不退」,表达出整个学院的精神。二是,通过这个赛事去了解一下你的边界到底有多少可以突破,去理解一下我们日常完全遇不到的环境,你怎么去接受。


为什么我们要不断地通过各种活动,希望大家参与之后来调整自己,是因为我们这个时代的确是变了。改变的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我们要有能力去掌握未来,而不是有能力去证明过去。当我们有能力掌握未来的时候,我们就会发现,我们所熟悉的这个世界其实是不在的。


所以每一次你都会发现它的不同,其实这个很正常。当你理解你所熟悉的世界不在,而你又能安然地跟它相处的时候,在我眼里其实你就已经成为一个领导者。因为领导者可以帮助我们真正地去感受所有的内容和我们所必须感受的东西。


我最近研究的一个话题就叫「未来领导力」,也是通过这个测试,让你感受一下你在领导力部分的训练如何。我提了五个维度的领导力训练,大家有机会慢慢去感受。


为什么要真正地训练你的领导力?原因就在于,领导技能,不仅仅是给领导人的,其实是给我们未来的每一个人。我也希望各位拥有真正能够领导自己的能力,未来成为真正的领袖。

     排版 | 吴恙     

   审校 | 潘姍姍    主编 | 叶正新

不仅是领导者,我们每一个人都需要具备未来领导力。

正和岛公开课邀请了12位最强商业导师,每月一堂干货大课+80节领导力私房课,全面提升你的未来领导力,让你像企业家一样思考。

扫码限时秒杀☟☟☟


阅读39818
举报0
关注正和岛微信号:zhenghedao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即可关注
声明

1、头条易读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文内容来自“正和岛”微信公众号,文章版权归正和岛公众号所有。

评论
更多

文章来自于公众号:

正和岛

微信号:zhenghedao

邮箱qunxueyuan#163.com(将#换成@)
微信编辑器
免责声明
www.weixinyidu.com   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本站收录微信公众号和微信文章内容全部来自于网络,仅供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禁止一切商业用途。其中内容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如果您发现头条易读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本站声明:本站与腾讯微信、微信公众平台无任何关联,非腾讯微信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