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朋友圈

怕风险、怕转行、怕小人、怕压力…怎么战胜职场恐惧症?

作者:奴隶社会 来源:奴隶社会 公众号
分享到:

05-27

这是奴隶社会的第 1864 篇文章

Photo by chuttersnap on Unsplash.

本文为 2 月 23 日奴隶社会五周年演讲精华分享稿的第 10 篇。感谢文字整理志愿者:雨璐,玉玺,宋菲,向哲。文末扫码即可看完整直播回放。

主持人 Autumn:

在诺言社区的线下活动中,每个月一诺都会邀请一位自己的老友来跟大家做分享,探讨不同的话题,我们亲切地称为“老友记”。

今天的两位嘉宾 Lily 和高琳都去过老友记,Coach Lily 曾经任职世界银行,有十年的金融从业经验,专注于帮助大家提升自我认知,创造内外一致、知行合一的理想职业,这次也是专程特意从美国回来。

高琳曾是摩托罗拉亚太区的高管,著有畅销书《职得》,目前创办了致力于帮助职场人内在外在共同成长的平台 — 有意思教练,担任 CEO。高琳姐上一篇在奴隶社会广为流传的文章,叫做《》,性格特别爽朗,大家都超级喜欢她。

今天请二位非常专业的职场教练来,是想聊一聊大家都非常关心的话题:个人的职场道路怎么走得远、走得好?要想走得好,就得不断打破瓶颈,所以从如何应对我们的“职场天花板”来切入


1

>>>当我们谈论职场天花板时<<<


高琳:我先说说我理解的职场天花板,然后 Coach Lily 来告诉大家怎么去破解这个天花板,好不好?

 

我大学刚毕业时在一家外企工作,才工作了三年,我就觉得我遇到了职场天花板。那个时候想,我一定要出国学习,如果出国的话,我就可以把这个天花板捅破了,所以我就出国了。

 

我毕业后选择工作时,特别想要一份有挑战的工作,当时我婆婆说了这样一句话:“挑战有什么用?”我觉得我又碰到了第二个职场天花板 — 我婆婆。后来我转念一想,婆婆一年才见几次,不至于对我的职业生涯有特别大的负面影响,我就又把这个天花板给捅破了。

 

再往后,我开始了自己的职业生涯,一路过关斩将似乎很顺利,但又有一个新的问题:挣钱比我老公多。这个时候我就觉得:完了,又碰到了第三个职场天花板 — 我老公。


怎么办?就索性我们俩一起创业,因为创业就都不挣钱了,都不挣钱,就没有谁挣钱比谁多这一说了,所以我就把那个天花板也给捅破了。

 

其实我们最大的职业天花板不是别人,是我们自己。当我们认为自己不可以做什么的时候,就有天花板了。

 

 Photo by super-mapio on Pixabay.


Coach Lily:我觉得咱们先不否认外界有很多天花板,但外界的东西不是我们能控制的。我们不需要否认这些外界障碍的存在(比如基于性别、年龄、甚至颜值的歧视),而是当我们想到怎么去突破这些障碍时,意识到你唯一能控制的就是你自己。


不是说你换个视角,世界一切都美好了,不是说只要你把自己的问题解决了,所有的问题都解决了,而是因为自己是你唯一能把握的。

 

我遇到最多的个人天花板有两个:

 

第一个是我不够好。总觉得我还不够:经验不够、技能不够,这个不够,那个还不够……所以我没法做这个、没法做那个。这是一个广泛的存在,基本上无人能幸免,包括教练在内。


区别可能在于,教练能及时地捕捉到,然后在最短时间内把它化解掉,但是不代表教练不存在这个问题。

 

第二个是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恐惧,而这个恐惧背后的一大原因是线性思维。这可能是由我们的应试教育造成的,总觉得今天做了这个选择,然后人生就这样了。实际上你的人生到底怎么样,谁能控制住呢?


我现在的计划只有六个月,因为六个月以后发生什么我都不知道。虽然我们说要有一个长期的愿景,比如我基本上知道我这辈子可能想做一个很有创造性的人,但是教练不一定是我这辈子一直会做下去的工作。


所以,大家不用特别着急,特别执着于我今后一定会怎么怎么着了。你就做吧,做完这六个月以后再看。

 

但是,对自我的认知很重要。自我不是一成不变的,所以认识自己也是动态的。如果你认为自我是一个固定的、确切的答案,那又是线性思维,会成为你行动的障碍,你会特别不敢承担风险。


你就会特别地担心说我这个错了,错了怎么办?我下面这大半辈子就完了,或者说我现在花出去的时间精力全浪费了,我这不就白做了嘛!这是过度重视结果,用结果去定义了选择的所有意义。


因为特别想知道结果是怎么样,所以如果不知道结果怎么样,这脚就迈不出去了;或者说不知道这个结果有多少前期担保,你就迈不出去了。这是我看到的两个最大的障碍。

 

 Photo by saeed mhmdi on Unsplash.


主持人Autumn:特别好!高琳教练其实讲了三个例子,是想说:外界确实会有很多声音,但真正会影响到我们的,还是我们自己选择听到的声音,和做出的反应。

 

Lily 跟我们提到,最大的障碍就是“我不够好”和对未来不确定的恐惧以及背后的线性思维。觉得人生好像是有一个规定的方案,是有一个最优解的,我选了这个,然后就会这样,万一不这么做就会怎么着了。


其实整个过程当中会有很多不确定性,我们需要的只是不断地去试错和探索。


2

>>>突破职场上的自我否定<<<


Coach Lily:咱们可以从两个视角来看。

 

一个方向是往回看。“我不够好”这样对自己的负面信念大多是在成长过程中形成的,所以你可以往回追溯很多年去看这种思维定势形成的源头和路径。然后你可以去修改这种信念。


如果你发现自己的这种信念根深蒂固,你也无力修改,甚至你发现自己遭受过严重的心理创伤,那我建议你寻求心理咨询师的帮助。

 

另一个方向是向前看,看到自己的目标,并从行为上去突破。这里有两句话让我能够迅速跳出自我怀疑的圈子,将目标付诸行动。

 

第一句话是:当你觉得“我还不够资格”的时候,不要问自己有没有资格,要问自己有没有意愿。这可以快速转移你的注意力。如果你能确定你很有意愿的话,接下来问题就变成怎么做了。你马上就进入行动模式,而不会老在那说我是不是够资格。

 

当时一诺请我来五周年活动,我有 5 秒钟在想我哪有资格,来的这些嘉宾都超厉害。不是说头衔,而是说他们做的这些事情让我深深地佩服,相比之下觉得自己不够资格。


我捕捉到这一点,大概 5 秒钟时间后,我就问自己:我愿意吗?答案是愿意啊!那么好玩的事情,怎么不愿意呢?我对奴隶社会这么感激,当年能转型多亏了它,要不然我粉丝哪里来。所以我一确定自己的意愿后,下一句就是跟我老公说:查机票。


 Photo by Bircizimatolyesi on Pixabay.


第二句话是:把自我中心转移到他人中心,多想一想我现在可以为他人提供什么服务。这会很快地把注意力转移:把别人怎么看我、我够不够好等问题,马上变成我现在能为别人做什么呢?一想我能为别人做什么,我马上就高兴了,马上去做了。


就像高琳教练邀请我去她的社群做分享,我也有 5 秒钟的时间在想我不够格,但是第二天我就想怎么样能够对大家有助益?我要 offer service to you(为你服务)。这样的转移,不代表能解决你的自我怀疑,但是至少在行动上有用。

 

高琳:自我怀疑很多人都有,这是真实存在的。我也有两个办法。

 

第一个办法就是当你不相信自己的时候,你就相信别人。

 

在摩托罗拉,我被提升到亚太区 CIO 的时候我就自我怀疑过。当时我就想:“我老板一定看走眼了,我怎么可能去坐那个位置,放着那么多的老外他不去挑,为什么要挑我?”当时我就用了这个办法,你们下次也可以用。


我又仔细想了想:“我老板是什么人?他是个猴精猴精的人,如果给他身上粘上毛他比猴还精,怎么可能把注定会失败的一个人放在那个位置上呢?不会的!所以他这么做一定有他的原因,我不相信自己就相信他好了”。然后我就去做了。

 

第二个跟 Lily 说的一样,我管它叫做把自己工具化。如果今天来的时候我觉得自己这也不好,那也不好,关注点就在自己身上了。但是说句老实话,今天你们来,不是来看我的,不是来看 Lily,不是来看 Autumn 的。


你们是来听我们对你说的有用的话,仅此而已。如果不是我们说的,是别人说的,也是一样。当我把焦点放在我要跟你们说什么才能对你们有帮助的时候,我就不会再担心我是不是妆化不好了、头发乱了。

 

Coach Lily:我特别同意第一点,我经常跟人说:找工作很多人不自信。其实要不要用你是别人的事,如果别人判断你行,那你就行,除非他说 No。所以要相信别人,不要老觉得好像你对你自己的判断就是正确的。


 Photo by lavnatalia on Pixabay.


3

>>>问答环节<<<


提问一:有的时候很难确定自己的意愿,怎么办?

 

比如我是工科生,但现在我想搞艺术,可是我从来没有学过,不知道我所谓的意愿到底是因为眼前的苟且所导致的,还是说我真的就是喜欢这件事情。我如果真的去做了,会不会因为我能力不够、天赋不够或而让自己更痛苦,我不太清楚这个意愿应该是怎么确定?

 

Coach Lily:我听到的是,你不是不知道自己有没有这个意愿,而是很害怕你往那边走能不能成功?我听到的是害怕、恐惧、担心。(正常的教练过程应该多问几个问题,但现在时间有限,我把这话硬塞到你嘴里,先总结了,为了大家受益。)

 

很多人说不知道自己是不是真的喜欢这个意愿,其实更多的是害怕不确定性。如果我告诉你没事儿,你去试艺术吧,你一定能成功。


这个时候,你还是不知道自己有没有这个意愿吗?或者我就是会算命,我说三年以后、五年以后你选择艺术吧,你一定能够谋生,你还困惑吗?

 

所以,如果觉得自己对是否有意愿存在疑问,你可以用这个问题来回答 — 如果我能保证你能成功,你还困惑吗?你发觉不会困惑,那么这不是意愿问题,是因为害怕。

 

不确定性里边有多少是真实的风险?真实风险是我要吃饭,要谋生,不能够睡大街啊……这是很真实的风险,你要去管理。还有一部分纯粹只是在自我怀疑,只是不相信、只是我不知道。


你把最基本的风险管理了以后就简单了,比如我有一个职业保证我能吃饱饭,接下来就是你愿意冒多少其它的风险,去迈出这一步。其实我刚开始做教练也都是这样的,谢谢队友给我的粮票,让我第一年的时候能够吃上饭。

 

高琳:我补充一下,估计在场上没有人比我更老了,所以我可以放心地说这一句话,哈哈。年轻人你们最大的问题就是想的太多,做的太少!

 

今天台下刚好有我的教练同学叫 Annie,以前在四大会计师事务所,最开始做审计后来做过 HR,还有两个孩子。她跟你一模一样,有一个艺术梦,非要想要去跳舞,想要去发展一个舞蹈的人生。


 Photo by Donald Giannatti on Unsplash.


你们也觉得她神经病吧,那么不相交的两件事?但是她就真的去做了,当然这中间有很多非常曲折的经历。Annie 也许可以给你一个建议。


观众 Annie:我觉得不做你永远都不知道,而这个不知道会让你悔恨。其实试一步不一定是要放弃一切,而是先去试一点点就可以。就像刚才 Lily 提到的,把那些你可控的东西先做到,比如你的生存问题,先不要这么冲动地就辞职。


你先去做一点点跟艺术相关的东西,然后你可能做着做着就会发现还不错,我还真的可以去;或者是做完后发现其实也就那样吧,做个爱好就可以,但不要一直在想。就像高琳老师说的,当你想的太多,做的太少,就真的就没有办法往前进了。

 

Coach Lily:Annie 提到一点很重要,当你在梦想你的将来、你喜欢的东西时,常常会把自己跟别人已经耕耘了五年、十年以后的目标作比较,然后告诉自己不可能做到那样。


但是你看的太远了,就更加让你迈不开步子了。你应该要看,接下来这一个月我如果要试的话,做到什么目标就可以了?

 

我最近对目标和过程有一个很深的理解,以前老纠结过程重要还是目标重要,实际上过程和结果是有个转换过程的,当你把结果拉近,拉到足够近的时候它就成为过程了。


如果这个结果是三年、五年才能达成,会和过程割离,这个时候如果你的目光全在结果上,你就迈不开步子,也没法享受过程。但是,你如果把结果切的足够小的时候,过程、结果都是一回事。

 

高琳:我用一句名人名言来总结一下刚才讨论的问题,是马克吐温说的,


20 年以后,你会因为你没有做什么而后悔,你不会因为你做了什么而后悔。

 

因为我上学早,五岁就上学,后来又跳了一级,所以我比同班同学都小两岁。当时辞职出来创业的时候,我就跟我自己说,我就去试两年,如果两年以后我还没有养活自己的话,就滚回去上班好了。

 

Coach Lily:我也是用的这个词儿,我就滚回去!真的,很多人会觉得好像你转换了一个方向,以前的积累就全扔了,没有!


不管你在这一行干了三年也好、五年也好、十年也好,试两年不会把之前的积累扔掉的,两年之后你还能滚回去找份工作,没问题的。我特别喜欢“滚”这个词,特别有力量!

 

主持人 Autumn:我补充一点。我自己是开公号的,我开公号之前,其实是一个一直写博客的人,可是我就不敢开公号。我觉得靠这个养活不了自己,我没有时间持续地更新,会浪费我的时间。


但是到了 2017 年所谓公号红利完全消失以后,我还是忍不住开始写了。我当时也想过,我可能没有足够多的话题、没有足够多的用户、我养不活自己、耽误时间,但最后一旦开始写了,这些问题也确实都消失了。


 Photo by Kaleidico on Unsplash.


提问二:如何在希望转换角色的时候向雇主和市场证明自己的价值?

 

之前我们一直在讨论试错这个话题,有的时候人可能就是一瞬间想去试试,两位教练倾向于鼓励他去试试,还是倾向于鼓励他再坚持一下?

 

放到我自己身上,我现在在读博士,还是个工程专业,我想换行。我自己是很坚定的,因为我知道我有这个意愿,也有这个自信。


但是当我去问相关从业者时,他们会告诉我,有你这样的想法的人数以万计,不会都给这样的机会,而且即使你进入到咨询公司比如说麦肯锡,还是会让你做跟原来专业背景相关的东西,即使从那家咨询公司出去,进入到实业领域,还是做跟你原来工程专业相关的东西。


如何向雇主和市场证明你可以在其他的行业立足,如何在希望转换角色的时候向他们证明自己的价值?

 

高琳:去年 10 月份我去某学院分享,分享完后,有一个小女孩,差不多跟你这么大,就走过来问我。她有两个机会,一个机会是回美国继续读博士,学物理学;另一个机会是继续留在北京的互联网公司。她非常担忧,如果去美国读了博士,多年以后回到中国可能就已经赶不上互联网这趟车了。


她问我,高琳老师,你觉得我是应该留在国内呢,还是应该回美国去读博士?我看着她说,你就选择那个你认为最能够服务于你远期目标的选项,就可以了。然后她看着我说,高琳老师,我知道答案了,太感谢你了!

 

其实我们自己心里都是有主意的,我们在跟别人去寻求所谓的意见和建议时,我觉得更多的是寻求一种确认,去确认你自己心里的那个想法。

 

Coach Lily:我想,有关坚持还是试一试的问题,答案其实是统一的。就像我前面说的,所有的长期都是由每一个小的时刻构成的。你可能今天我说要不要试一试?再试两天吧、试一个星期吧、试一个月吧……回头一看,已经五年十年了,我觉得这二者并不矛盾。

 

 Photo by Alexas_Fotos on Pixabay.


高琳:关于的你第二个问题,我讲个故事。以前在摩托罗拉时我做 IT,当时每个人看见我的时候都说,你做 IT?你一点都不像做 IT 的人。我觉得这句话就像跟一个上海人说你一点不像上海人一样,它是一个恭维。

 

我当时自己心里也觉得,好像除了 IT 之外,我有很多的兴趣,我也暗暗觉得这一辈子一定不可能只做 IT 的,但是我不知道我自己要做什么。


后来正好种种原因,我们公司有一个做政府关系的机会,我就很想去做政府关系。(其实不是因为我爸是李刚,主要是因为我觉得政府关系可以跟业务走得更紧密一点。)

 

后来我就去到中国区总裁的办公室,跟他说我想去做政府关系,他的第一句话就是问我你们家是有什么关系?我当时就把他给打断了,我说我爸不是李刚,我们家没有任何关系。


我讲这个故事是想表达,你说得非常对,雇主绝不会因为你有这个意愿他就会雇佣你,你一定要证明你在那个领域做过什么样的尝试,哪怕这个尝试可能是一个相对边缘化的,但最起码证明你已经往那个领域靠了靠,是可以拿出来说的,而不是在那跟人家单纯地说我有那个意愿。

 

我当时的尝试是在美国商会做理事,有了一些积累。于是我的老板说,可以让你尝试一下,但你先试半年,这半年你一边兼着公司亚太区的 CIO,一边兼着做政府关系,你的薪水还是 IT 那边付。


他算得很清楚,如果我不好使的话,你就哪儿凉快哪待会去吧。然后,我就真的是这样兼了半年,最后正式地转过去做政府关系了。所以,我的回答是除了意愿以外,你必须要证明你做了哪些尝试?这个是非常非常重要的。

 

Coach Lily:我觉得给你造成一些担忧的原因是:好多人都这么说。好多人都说不代表不行。其实,如果你能够有勇气迈出这一步,如果你能够有勇气跨过“我不够好”这个障碍,其他什么技能你都不需要,就已经甩掉人群中 90% 的人了。


我们现在很多时候,强调很多职场技能,比如沟通水平等等,我觉得这都是第二位的。你如果能够迈出这一步,你愿意去勇敢尝试,再加上做事靠谱的话,一堆人都被你甩在后面,就这么简单。就这两条,勇敢加做事靠谱。


 Photo by Free-Photos on Pixabay.


提问三:职场中总是有同事刁难自己,要怎么去改善和提高?

 

如果觉得自己的职场运势不太好,自己在工作中遇到的同事小人比较多,总是有同事刁难自己,这种情况要怎样去改善和提高呢?

 

高琳:我昨天正好看到一个知识付费平台上有个课程,讲的是“怎么建立职场关系”,课程最后一句话写的是“你只要买了我这个课,我保证你一定会赢!”当时看了这句话,我就想这个课可以不用买了,为什么呢?

 

凡是基于想让自己赢的想法去建立职场关系,你一定不会赢的。因为职场关系永远都不是一个你输我赢的过程,它一定是一个双赢的过程。所以那个课讲的一定都是术的层面,那道的层面是什么呢?


道的层面,其实就是刚才 Lily 讲的 — 往后看往前看。实际上所有的关系,无论是职场关系还是亲子关系、亲密关系,都是一样的。所有的关系,都是你和你自己的关系向外的一个投射。

 

所以我觉得,想要在职场上跟同事、老板搞好关系,最容易的一个渠道是回去修自己,觉察自己。

 

这个觉察就是刚才 Lily 说的,大部分人觉得自己不够好的时候,都是处于一种“自动驾驶”的状态,但是教练就可以“啪”的一下子说,我觉察到了,我觉得我自己不够好。


一旦觉察到了,就像是一个黑黑的房间,“Chua”的一束光进来了,房间就亮了,房间亮了的时候,你就知道这个黑的房间里有哪些东西你可以绕着走了,你就不会在一个黑的房间里东撞西撞了。


 Photo by Davide Cantelli on Unsplash.


所以,你也可以自我教练,去慢慢地学会为自己创造自我觉察。当你能够达到那个境界时,就是从“自动驾驶”的状态下来了,你的人生就变成在自己的手里把控了,而不是被你的大脑给驾驭了或者是绑架了。

 

Coach Lily:刚才说时运不济 — 在你的脑子里其实是说外在环境有问题、我遇到了小人,我现在时运不济了。高琳教练说了,最后一切都是自己和自己的关系。


我觉得你首先应该看到什么是可控的、什么是不可控的?小人也好,或者跟你关系不好的人也罢,他怎么样做你是不能控制的,时运我不知道是什么东西,估计你也不能控制。

 

所以当你碰到问题,首要问题是分清什么是可控的、什么是不可控的?后来你会发觉,只有自己是可控的。所以当你在自己身上使劲儿的时候,那个讨厌的人他还会继续讨厌下去,但是你看她的眼光就不一样了。

 

为什么我们会讨厌她?因为我觉得我的职场生涯中不应该遇到这样的人,可是你就是遇到了怎么着了?我今天出去我就摔了我怎么着了?

 

当你把“不应该”这三个字拿走后,它就只是发生在你生命中的一件事情,你怎么去对待它?我们很多的情绪郁结都在那个“不应该”,我们很多的痛苦都来自于我们认为“不应该”有痛苦。

 

如果这个痛苦就是发生了,用平等心去对待。有点佛系了是吗?佛系不是说你不作为,而是说你用平等心接纳所有的痛苦和欢乐,痛苦和幸福欢乐都是一样的,就跟甜酸苦辣是一样的,你不排斥它的时候,自然就会有解决方法,因为你看它的眼光不一样了。


下面是高琳老师和 Coach Lily 在奴隶社会五周年现场分享的片段,欢迎大家观看^_^



-  END  -

推荐阅读

你读到的只是冰山一角,看经典热文,点击菜单。


点击“阅读原文”了解诺言,一诺把看到的世界讲给你听。


有感悟想和大家分享,

给邮箱 nlsh88@163.com 投稿吧。


欢迎转发分享;对话框输入“转载”即可了解授权详情;未经授权,不得用于微信外的平台。

阅读38941
举报0
关注奴隶社会微信号:nulishehui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即可关注
声明

1、头条易读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文内容来自“奴隶社会”微信公众号,文章版权归奴隶社会公众号所有。

评论
更多

文章来自于公众号:

奴隶社会

微信号:nulishehui

邮箱qunxueyuan#163.com(将#换成@)
微信编辑器
免责声明
www.weixinyidu.com   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本站收录微信公众号和微信文章内容全部来自于网络,仅供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禁止一切商业用途。其中内容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如果您发现头条易读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本站声明:本站与腾讯微信、微信公众平台无任何关联,非腾讯微信官方网站。